现在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甚至同质化严重,所以要考虑用户为什么会使用新产品,找到引爆新产品的点才是核心,这个点才是产品真正落地的切入口。
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指导方针,基本都是围绕《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提到的五个基本要素,依次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也是产品在设计中的常用方法,我们所熟知的设计多为表现层,交互在结构层着手梳理设计交互及其信息架构。
因为战略层往往是大领导定好的方向,范围层又多是产品经理参与策划。但对于新产品而言往往没有这么严格的界限,毕竟是在脑暴,谁还能歧视创新的边界。大BOSS定好战略方向,就能有的放矢,而不是天马行空的创想。
需求背景
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面向C端,大家也喜欢做C端产品,结果就是C端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很快就可能会被大的IP占据上风,出现饱和过剩的窘境,想吃到肉难于上青天。企业要得是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赔钱的买卖谁能撑得下去,在业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战B端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刚做的一个产品就引用的这个思路来做创新。
领导们在战略层的布局是想在B端开辟一条新的产品线,接下来就是集大家的智慧来脑洞,盈利模式被前置,变相地圈定了范围层的一些指标。针对B端发力,还要体现出自己的优势,还要赚钱,这就是我们脑洞的前提。
B端趋向于企业机构,想让企业买单,那肯定首先要帮企业解决问题。企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大把大把的Money,首当其冲的肯定还是扩大影响力吗?大家都知道你是老大了,还敢不供奉点,上交点保护费啥的?
做这一块刚好也是我们的优势,有了这个脉络,思考的方向就集中了。总结出思考的关键点:影响力、曝光度、转化率。
策划结构
我们想到扩大企业影响力最直接的方案可能就是投放广告了。说到广告,给人的错觉就是哪哪都是广告,影响阅读、耽误时间,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体验。如果我们一直朝着怎么扩大影响力的方向去思考,可总是绕不开广告的思路。
这时候,可能就要换一个角度去想,从企业能传递出的价值入手,用户是因为什么要去查企业信息?用户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