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药事服务是指什么?
医院和药房分离的服务,是实现医药分离的一种服务模式。药事服务使患者、医院、监管职能部门及商业公司和谐共赢。医院和药房分离的服务。在旧的医药体制下,医院和药房是一体的。这就会出现一个利益链条,医生、药房、药厂。医生开大处方,开错处方,和医药代表勾结等问题十分严重。而药事服务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类问题,医院和药房之间变成了互助的关系。
药品供应保障服务,药品质量保障服务,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站服务,培训服务,区域性远程电子网络药事服务,患者健康管理电子技术支持服务,构建基于电子网络支持的客户服务。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对药事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事服务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药品调配、分发,而是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有责任的药事服务技术,与医疗、护理服务共同完成提供病人生命质量这一既定目标。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服务能直接减少由于用药不合理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医药零售行业结构调整提速,跨区域兼并重组方兴未艾,大企业向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医疗市场扩张迅速,初步形成一部分全国性药品流通企业集团。它们借助产业*策和资本的力量,极大增强了竞争实力,进一步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药事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为加快药学服务转型,助力“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建设,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上海市药事服务规范(试行)》的起草工作。本次公布的上海药事服务规范涉及六大方面,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合理用药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规范与临床路径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指导,相关学协会及质控部门等联合制定,在国内尚属首次,标志着上海药事服务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型。
据了解,民生药事服务站以零售药店为主体设立,与传统药店相比,充分提升了药店的便民、服务与医药科普功能,可为周边居民提供合理用药用械指导、个人药物使用档案、安全用药知识讲座等20余项规范化药事服务,居民遇到药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问题,可到就近的民生药事服务站寻求专业解答。
药事服务行业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单体药店和零售连锁药店两大类,目前中国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一些实力强大声誉好的药品零售商来说,积极发展自有品牌是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国内具有能力的连锁药店应当采用此方式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创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民生药事服务站”是浙江省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通过遴选一批优质零售药店,作为服务站建设主体,为群众提供用药咨询、个人药物使用档案、安全用药知识讲座、中药代工、个人自用医疗器械使用指导和校准代办等公益性服务。与传统药店相比,民生药事服务站更加突出服务性,充分提升了药店的便民、利民功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药事服务。
作为四星级民生药事服务站,老百姓大药房(西湾路店)除了提供网订店送、过期药品回收、用药用械指导等必要服务外,还自行新增了顾客用药随访、中药打粉、代客寻药等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居民可以在每月的8号、18号、28号免费进行血糖检测、膏药试贴、尿酸和颈动脉斑块监测。
目前医药零售行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由于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首先,国家日益重视对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支出,通过扩大医保覆盖面、加大预防控制宣传等形式增强普通群众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诊疗能力,为零售药店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
随着医药改革的继续深化以及医药分家*策的进一步贯彻,长期来看零售药店市场仍会保持稳定增长。由于环境变化、人口老龄化、疾病发病率增长的客观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于药品及其他健康相关商品的需求。目前零售药店渠道地位正在逐步提升,制药企业和批发企业也开始逐步重视对于零售终端的培育。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药事服务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