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迈点
文化旅游部数据显示:01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6.89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9.1%,恢复到年同期的58.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次10.4亿,同比增长47.1%;二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47亿,同比增长33.0%;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8.18亿,同比下降18.3%。01年7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从南京扩散至湖南、湖北等国内多个省市,对文旅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暑期本是旅游行业的传统旺季,但恢复形势再一次被迫中断和反复,深刻影响了文旅集团3季度的业绩财报。在此疫情防控和旅游市场背景下,本文根据国内上市文旅集团01年3季度财务数据以及01年1、季度的数据对比,并进一步对和00年度的相关财报运营数据汇总,以进行研究分析。
年3季度文旅集团营收概况,营收均值为15.43亿元,景区类文旅集团受疫情影响最大
从01年3季度营收情况来看,35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亿元,营收均值为15.43亿元。其中,超过亿元的有家,分别为华侨城(64.3亿元)、中国中免(.7亿元);超过10亿元的有3家,分别为东方园林(33.8亿元)、中青旅(7.1亿元)和新华联(19.11亿元);营收在1-10亿元的有文旅集团有18家,数量最多,营收不足1亿元的有1家。可以看出,各文旅集团3季度营收数据悬殊较大。其中,营收排名第一的华侨城A是华侨城集团持股比例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欢乐谷连锁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等均为华侨城A旗下国内知名文旅项目。
从01年3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情况来看,35家上市文旅集团营收同比均值为38.11%。其中,正增长的有17家,同比均值为.73%,同比增长最高的3家集团分别为*ST西域旅游(.64%)、*ST腾邦(.95%)和大连圣亚(03.5%)。负增长的为18家,同比均值为-7.65%,同比跌幅最大的3家集团分别为三湘印象(-94.53%)、丽江股份(-50.94%)和*ST海创(-4.87%)。
从01年3季度营收净利润情况来看,35家上市文旅集团净利润总和为51.6亿元,平均净利润1.47亿元,16家高过平均值,净利润最高的为中国中免,得益于首都机场租金减让、离岛免税所得税优惠调整,中国中免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高增长。19家文旅集团出现净利润亏损,总亏损16.7亿元,亏损最高为新华联(-10.6亿元),因疫情反复、市场环境等房地产项目销售未达预期,文旅项目由于折旧等固定成本高,影响了利润水平,因此从00年以来新华联仍未能扭亏,难打“翻身仗”。
从01年3季度营收同比和净利润同比结合来看,受疫情和市场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为景区类文旅集团,如张家界(-3.48%;-.73%)、桂林旅游(-13.4%;-.71%)、九华旅游(-39.65%;-.53%)、丽江股份(-50.94%;-98.76%)、天目湖(-6.69%;-97.03%)、*山旅游(-18.08%;-14.41%),均为负增长;仅有ST西域旅游(.64%;.70%)、长白山(48.17%;13.84%)、云南旅游(17.53%;8.98%)实现正增长。西域旅游披露显示:01年前三季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经营业绩基数较小,01年国内游逐步复苏,1-7月整体发展形势持续向好,8月初至9月末,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景区游客回落,对当期旅游旺季影响较大。
资料来源:集团财报及网络资料,迈点研究院整理(备注:本文所有数据以相应年报数据为准)
Q3文旅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对比,13家正增长,家为负增长
01年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为正的有13家,平均值为10.07%,这13家中6家净利润为负,7家净利润为正,分别为*ST西域旅游、大连圣亚、*ST东海A、探路者、长白山、中国中免和三湘印象。除去上文已经分析的*ST西域旅游和中国中免,各集团在疫情的重压下进行整合,如采取产品服务创新、业务体系重构、管理费用管控,对利润增加均收获正向提升效应。如ST东海A0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万,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79万,上年同期为-87.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期间费用率为36.7%,较去年下降73%,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由-.4万增加至.9万,同比上升.8%。三湘印象则着力以新项目、新模式和新场景带动文旅消费转型升级,在“文旅+科技”、“文旅+演艺”、“文旅+剧本杀”等多个领域深入布局。
01年3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为负的有的家,平均值为-4.7%,这家中9家净利润为正,13家净利润为负,分别为凯撒旅业、新国脉、桂林旅游、国旅联合、九华旅游、曲江文旅、三特索道、西安旅游、*山旅游、*ST海创、三夫户外、新华联和张家界,三夫户外、新华联和张家界为亏损幅度较大的文旅集团,净利润同比降幅分别为-.13%、-80.5%和-.73%。
资料来源:集团财报及网络资料,迈点研究院整理(备注:本文所有数据以相应年报数据为准)
上半年文旅集团营收对比,产业稳定性持续增强,各集团显著提升疫情应变能力
01年上半年,国内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伴随疫苗普及,虽然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整体呈现有效控制态势。旅游市场稳企复苏,逐渐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体,旅游消费信心稳步回升,产业发展稳定性持续加强,文旅集团实现了业绩的复苏和一定程度的反弹。从01年1-季度营收规模情况来看,1季度35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89亿元,营收均值为10.34亿元;季度35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97亿元,营收均值为13.03亿元。3季度35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亿元,营收均值为15.43亿元。但从同比营收均值来看,01年1季度同比营收均值为1.7%,01年季度同比营收均值为10.73%。相比于01年Q1和Q,01年Q3国内酒店集团深受疫情、管控措施以及00年3季度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小,环比反弹情况较好等影响,营收同比均值缩减为38.11%。3季度营收缩减的同比一方面表现出强力的疫情管控*策对行业的余波,一方面也展现出后疫情时期文旅集团产品服务对业绩提升的后劲不足。(3季度携程和同程艺龙财务数据暂未发布,为方便比较,3个季度均使用35家文旅集团数据。)
进一步观察营收同比,01年1季度,正增长的有30家,同比均值为.17%;负增长的为7家,同比均值为-53.04%,跌幅最大的为众信旅游(-91.74%)和凯撒旅游(-68.10%)。01年季度,正增长的有35家,同比均值为.96%;负增长的仅为金马游乐(-4.31%)和新华联(-.%)。01年3季度营收同比分化凸显,正增长的有17家,同比均值为.73%,负增长的为18家,同比均值为-7.65%,疫情影响、管控严格、转型不力、业务拖累均为原因。
从各季度各集团的营收规模来看,01年1季度TOP5分别为中国中免(.3亿元)、华侨城(85.47亿元)、携程(41.08亿元)、东方园林(0.05亿元)和同程(16.14亿元);01年季度TOP5分别为中国中免(.9亿元)、华侨城(.7亿元)、携程(58.9亿元)、东方园林(3.99亿元)和同程(1.38亿元);01年3季度TOP5分别为华侨城(64.3亿元)、中国中免(.7亿元)、东方园林(33.8亿元)、中青旅(7.1亿元)和新华联(19.11亿元),在疫情的艰难处境下,这些企业仍能维持十亿营收规模,家底丰厚的同时也说明了其不断强化的运营能力,如华侨城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加速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改造提升,巩固其在文化旅游行业的领先地位,优化旗下文旅资源整合策略,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主题节庆活动和文旅体验产品。
资料来源:集团财报及网络资料,迈点研究院整理(备注:本文所有数据以相应年报数据为准)
04-01Q3文旅集团营收对比,01Q3已分别完成年、00年56.7%和98.54%的业绩
从-01Q3各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情况来看,年50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74亿元,营收均值为56.13亿元;00年50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31.7亿元,营收均值为44.6亿元。01年3季度35家上市文旅集团的营收规模合计.11亿元,营收均值为38.80亿元。(15家文旅集团未发布3季度财务数据)从-01Q3各文旅集团的营收同比来看,00年疫情的爆发中断了年之前的增长态势,虽然增长态势并不亮眼,年营收同比均值仅为5.09%,但00年相比年的同比,呈现腰斩状态,00年营收同比均值为-43%。
进一步观察营收同比,年正增长的有3家,同比均值为16.68%,增幅最大的为东胜旅游(-95.69%)、海昌海洋公园(56.5%)和同程艺龙(40.67%);负增长的为18家,同比均值为-15.5%,跌幅最大的为*ST腾邦(-3.5%)、东方园林(-38.8%)和新丝路文旅(-53.14%)。00年正增长的仅有7家,同比均值为38%,分别为三湘印象(%)、国旅联合(47.14%)、华侨城(36.39%)、三夫户外(16.1%)、中国中免(8.0%)、东方园林(7.8%)和新国脉(6.48%);负增长的有43家,同比均值为-55.65%。
截止到01年Q3的业绩来看,虽仍然挣扎在疫情中,但情况改善明显,完成00年98.54%的业绩,有1家已经完成00年度业绩,但与年差距依然明显,平均完成年56.7%的业绩,10月份与旅行团相关的疫情爆发后,国内的散发疫情一直没有停止,且4季度是传统的旅游淡季,因此我们可以预见4季度文旅集团的的表现将继续承压。01年旅游市场的复苏进度受到业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