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统文化不是复古运动,需要赋予新的生命
TUhjnbcbe - 2023/1/25 18:00:00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5075.html

清王朝覆灭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五四运动之后,人们对自身的文化开始怀疑,甚至批判起来。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就是糟粕,就应该剔除,接受外来的一切文化。

对此,衍生出来了一批传统与反传统的人,对是否继承传统文化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争论。即便是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依旧各执所见。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需求,中国需要的是西化,是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好生活的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的落寞是本身的问题,不是外来文化的冲击。更有甚者,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让它自生自灭即可。

可是,传统文化真的就没有现实意义了吗?传统文化能否存活下去,并不是传统文化本身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人们的思想。

年12月八日到现在的年12月8日,新冠疫情已经整整三年,这三年之中,我们发现,整个社会的核心还是传统文化带来的。人们能够同心协力对抗疫情,就是基于我们的文化,我们文化之中对生命的重视,对自然的尊重。

社会需要发展,文化同样也需要发展。传统文化始终没有被社会抛弃,甚至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肉之中。传统文化是有血有肉的,不是凭空出现,又能凭空消失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本,经济始终是国家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复兴是不可缺失的。

国家或者民族,想要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需要文化这个坚强的后盾。虽然希特勒作为法西斯的代表,也曾说过,想要毁灭一个民族,就是将他们的文化毁灭,这个民族就不可能存在。

传统文化需要赋予新的使命

现代社会,“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已经开启。人们说是经济战争,实际上是文化战争。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整个世界需要有一种文化来引领,那么这个文化必然是对整个人类社会有价值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世界和谐、自然和谐的根本。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明白人类想要真正长久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孟子曾说,整个世界的资源想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然休养生息,尊重自然生长。

人与人之间,想要真正的和谐,必须遵守仁义礼智,以人为本。

即便过去两千年,这些圣者的思想始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是现在却有人想通过某些方式将这么优秀的文化磨灭,接受那种以破坏自然的方式获取资源的文化,实在是文化传承的可悲。

我们的文化复兴,不是古板地接受原有的文化,而是将传统的文化赋予新时代的新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在整个世界大放异彩。

服饰的宣扬只是传统的表象

这些年来,我们渐渐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可是很多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兴起,并不是真正的文化,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这对真正传统文化的传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价值有限,更多的却是体现在商业价值上。

文化具有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智慧价值。

服饰等仅仅只能体现这个民族特色,并不能突出文化的价值。汉服的兴起是一个好兆头,但是这个热度,恐怕只是一阵风一样,一下子就过去了。

汉服是我们民族的特色,可是这种特色很难成为大众接受的东西,因为我们自身内在的文化没能够凸显,大众对汉服的喜爱只在于其优美之上,并没有从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上去探索,真正领略我在这个民族文化的本质,从文化层面却接受。这是一种盲从的表现。

所以,我们想要将在这个符号真正打造成文化,就必须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让人们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美。

为什么会有汉服,为什么现在我们才知道自己的服饰是那样优美?其实并不是服饰上的美带来的,而是我们数千年来,文化赋予服饰的美。

汉代服饰端庄大气,这就是汉代强大与自信所赋予的;宋朝服饰秀雅,就是宋词那样的清新典雅;明朝的服饰英姿飒爽,就是明朝人那种骨子里面的气质表现出来的。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它们独特的魅力。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的是重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而不是复古,将老祖宗们嚼碎的食物,重新吃一边,而是将他们留下的东西,重新衍生出更优秀的东西。

这才是我们传承文化的方式。服饰始终是表象,我们需要通过这种表象,把真正的文化体现出来。

河南卫视在传统文化这一块做得很好。可是仅仅只是服饰上。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和服饰的表现艺术上结合起来,那么将是一场震惊整个世界的佳作。

我们的文化已经遭受了侵蚀

年,是新冠疫情开始走向结束的一年,也将是我们文化真正开始蓬勃发展的开始。因为,这一年,我们的文化事业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对文化发展的一种破坏。

数月前,一场*教材冲击了所有人的灵*,作品之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东西,有的教材居然公明正大地为侵华战争洗白,插画的部分公然出现了“”等字样。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之中呢?这些设计插话的人又是何居心?

同时,在各地的文化公园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无法让人理解的事情。大理的某公园之中出现了日本相扑的作品;清华美院的一件后羿射日的作品也引发热议,这件作品完全是西方人的外貌,浑身赤裸,却标注为后羿射日。

难道,我们的祖先不是*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吗?这些人完全别有居心吧?

作为图书,本就是宣传文化,传播思想的重要工具,同样也是我们对儿童教育的一种方式。如果作品中充斥着大量不好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孩子,接受到的东西就是垃圾,吃着垃圾食品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吗?接受着垃圾文化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成为精神健康的孩子吗?

不少传统文化的绘本之中,出现了很多赤裸身体的图画,还有一些污言秽语,甚至完全曲解历史的作品。难道这就是我们给孩子的文化吗?

鲁迅先生曾在作品之中说道:“救救孩子吧!”

现在,同样如此,作为出版行业,作为出版社,是不是应该转变自己的思路,那种牟利之心是否能够收敛一些,真正将作品做成能够让人们获取知识,获取智慧的。我们的文化领域需要溯本清源,首先就得从文化产业从发。让这个行业成为真正赋予文化传承,传播的使命。

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再次说道,传统文化不是复古文化。

我们的文化始终都是活着的文化,它们是有生命的文化,如果只是将原来的文化重新拾起来,那么只能属于朱熹这等儒家学派的守旧派,没有任何现实价值的东西。

孔孟的学说始终是灵活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人始终是灵活多变的。传统文化也一样,先秦圣人的思想就是灵活的。孟子就是。他说过既然君主不能辅佐,那就直接将他废了,如果废不了,那就不侍奉了。对于礼节和嫂溺水的事情,孟子也认为礼仪可以抛开的,救人要紧。先秦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灵活的文化,此后的文化都成了古板的,不懂变通的文化。

变通,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想必圣者们也不希望看着我们的文化传承一些没用的东西。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是能够举一反三的;孟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变通,而不是死板的君君臣臣。

先秦的儒家,是真正的儒家,它们对待知识、智慧,是神圣的。即便是当时的诸侯,对待智者,必须以礼相待。可是现在我们对待智者,失去了敬重之心。

我们需要的是智慧,不是文化的壳子,那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东西。

传承文化,需要从儿童、教育做起。如果我们只是教传承文化作为口号,结果就和服饰文化一样,只有外在的东西,缺乏内在的底蕴。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事业,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机制。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只是一种工作,一个职业。结果就是让教师很难受到尊重。所以,必须让教师工作成为超越公职人员的一种智慧传播的事业。

书籍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是现在图书行业的弊病已经凸显出来。很多图书出版行业质量下降,传统文化解读极差,传统文童作品中西化严重,真正需要表达的文化本质没有,却蕴含了驳杂无用的东西,这足以说明,整个图书行业需要改革,需要真正让文化产业成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行业,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

我们的教育、书籍等,如果缺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就不可能改变传统文化发展的现状,也不可能更强势地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更不可能提升整个民族的自信。

所以,必须将整个社会文化传播拉到正轨,将那些隐藏在文化传播行业的“牛*蛇神”踢出来。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有新的生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文化最强的声音。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文化不是复古运动,需要赋予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