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旅传播关键词:创新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旅游传播研究中心发布《预见-文化旅游传播十大趋势》,就年文化旅游传播提出十个方面的预见。该报告认为,年文化旅游传播的关键字是“融”,即文旅融合;而年的关键字是“创”,即传播在内容、手段、渠道、表达、评估等方面都会有所创新。
年主唱文旅游融合旅游宣传体现更多文化元素
年最大的背景是“文旅融合”,可“融”是这一年的关键词。从论坛每年颁布的博鳌国际旅游奖(TC奖)城市节庆活动榜可以看到,在今年甄选与入榜的活动中,文化非遗类的节庆活动在去年一年增长了30%。而城市形象广告也从过去主要体现山水转向更多展现文化元素,国家战略、城市文化等也被更多融入到城市旅游广告宣传画面中,并占据相当篇幅。
而在年、年,博鳌国际旅游奖(TC奖)文创与IP类榜单只评出前五名,主要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城市好文创、好IP形象。但今年博鳌国际旅游奖(TC奖)共收到报名评奖的文创作品两百余件,其中文化IP作品就达百余件,由此可以看到文创与IP作品在这一年里集中性的爆发。
文旅业界今年在“融”上各显身手、各做文章。同时,这一年也涌现出一些新词汇,如私域流量、下沉市场、智能传播、万物皆媒……等。报告认为,在目前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渠道都在迅速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年的文旅传播也将出现新变化新趋势。
年新技术带来新传播文旅传播呈现十大变化趋势
趋势一:将会掀起新一轮城市口号和视觉再造
越来越多的省市正在重新打造新的形象与口号,让其更能融合到文化和旅游两方面的特质。如由清新福建转化为的“全福游,有全福”就是在告别单纯的自然清新的路线,让其更彰显文化内涵与底蕴。同时,每个省都致力于打造出本省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甘肃推出新的国际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小陇仙,这个形象是以敦煌神话中的九色鹿原型设计而成,以九色鹿形象来代表神秘瑰丽的甘肃文化。年,各省、各城市将会掀起新一波的城市口号、城市形象的再造,让形象更具文化内涵。
趋势二:文创将更大规模迎来“集体上网潮”
年,是博物馆文创IP大爆发的一年。《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围绕历史、文化IP进行文创开发正呈现出井喷态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在过去两年内翻了三倍,不少网红产品的销售额几何级数暴增;过去一年,线上博物馆的累计访问就达到16亿人次,是线下全国博物馆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亿用户是“90后”。
流量高,年轻化、转化高(“流量高“后面,应该改顿号。金提示)成为文创上网的动力。今年双十一,故宫卖得最好的是窗花纸、小猫摆件等;苏州博物馆则是冰箱贴、茶泡袋和书签等。美、创、融、精成为打造文创爆款的四大要点。年,各城市一方面将更大规模地开发文创品;同时会让文创上网,IP联动、跨界出圈将成发展新趋势。
趋势三:非遗的开发与展示将更场景化、体验化、生活化、产品化
年堪称非遗年,非遗出现在了多个领域,并以多种形态呈现在了大众面前。如“仿佛若有光”是今年在各地巡展的非遗沉浸式的光影艺术展,以全新的创意再造非遗展示空间;“我和国博有个约会”以国博展览及馆藏文物为创作素材,进行交互装置、交互游戏、H5、主题漫画等新媒体设计,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和青年的无限创意力量相结合,以青年创意力量再造数字文化的新解决方案。
年,各城市会在非遗的产品开发,场景体验创新上更下功夫,也会更借助IP设计,探索“非遗+市场+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为非遗注入新动力。
趋势四:新技术催生新传播5G引发的传播革命
5G时代,“万物皆媒”。在*山景区,通过5G技术实时传输给VR终端,实现了远程度VR纵览*山美景。“岁的紫禁城从未与科技靠得如此之近”,5G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都能够随时体验到实地参观故宫的乐趣。年,各大旅游目的地在考虑5G为旅游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时,应该更专注打造好的产品,让游客既愿意在家中沉浸体验,又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到现场感受。
趋势五:文旅借力国潮,从“文化认同”到“消费认同
年,是国潮崛起的元年,年国潮风持续发酵。老干妈/颐和园/旺旺雪饼/故宫等国货品牌齐齐亮相。别具一格的跨界定制单品引发轰动,在国内和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新国潮”风尚,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东方美学和中国品味。90后,95后为国潮贡献了57.73%的购买力。年文旅更应借力国潮,而根本点是找到目的地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情感桥梁,把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认同。
趋势六:文旅传播的优质内容依然是稀缺资源
好内容是做好传播不变的内核。在文化旅游领域,在未来传播内容和制作上,更新与迭代即将来临。过去的宣传册子将被更现代化的线上、线下的传播宣传传播方式所取代。短视频也在经历着好内容的洗礼。年短视频仍然是风口,是传播的强阵地。无论哪种媒介形态,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资源,也是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精耕细作,内容为王,始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今年初爆火的东京城市宣传片,该视频通过旧与新的碰撞,充分展示了东京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时尚的交融,视频在Youtube一上线,就有超过万次的浏览量,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在为这支视频疯狂打call。
趋势七:没有运营的IP是没有价值的IP
现在很多城市、景区都意识到IP的重要性,言必称IP。把名人、古迹等都当IP,满城尽是IP。如何真正挖掘好的在地文化IP,并成功传播?城市和旅游管理部门需要构建与开发在地文化IP的内容运营平台,要进行IP顶层设计。而IP顶层设计不仅要打造出好的IP形象,更是要构建一个IP矩阵,通过持续运营与开发,让其成为城市文化资产,产生可延续的价值。
趋势八:拥抱下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