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疫情之后,西安文旅在努力什么
TUhjnbcbe - 2023/1/9 21:48:00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3349.html

新冠肺炎疫情给了文旅行业重击,连夜市卖串的阿姨都讲,“城市解封了,我们就有钱挣了,但是今年旅游怕是不好整。”

5月19日是第10个“中国旅游日”,以往全国都会组织大型文旅活动。疫情尚未完全过去,这台旅游大戏该怎么唱?疫情之下如何止损、如何求生、如何复苏,是摆在全国文旅行业面前的难题。

01

疫情下的文旅自救

新冠肺炎是发生概率极低的、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让每个人及社会都承受着压力、混乱、波动和不确定。

在疫情期间,有的行业止步不前,有的行业积极求新求变,开拓出一条新的通途。乐观一些,对西安文旅行业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

坐拥着13古都的文化旅游资源,文旅行业是西安绝对的优势,啥时候都不能放弃。

早前西安就发布了《西安市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工作方案》,22条真金白银的*策支持(春暖花开,西安文旅如何走出“冰冻期”?),并且公布市属国有3A以上景区免费开放3个月,邀请了网红主播们在线花式教学,亲自示范如何预约、有序出游,也是文旅行业在疫情下的自救。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这个五月,西安的花香和远方都可以通过手机屏幕来实现。

在“5·19中国旅游日”这个时间点上,西安为了进一步刺激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激发消费潜力,在西安城墙、兵马俑、钟鼓楼、华清宫、永兴坊、大雁塔等6大景区开展多场不间断直播活动,用直播镜头及线上专题展示西安文化、历史、美食、美景等特色,带领网友云游西安。

云游的同时,各个市区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策:

渭南市举行“渭南旅游云推介”大型直播活动,带游客云赏渭南。商洛市则将在金丝峡景区举办全国大学生惠游秦岭启动仪式暨“告诉世界一个大秦岭”文旅对话活动。届时,金丝峡景区将代表秦岭山系诸多景区发布全国大学生畅游秦岭3折优惠*策。

此外,宝鸡市从5月14日开始推出以“促进消费文旅惠民”为主题的“宝鸡旅游惠民大礼包免费送”活动。咸阳市启动“丝路首驿爱赏咸阳”、云约咸阳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安康市通过“现场+云直播”方式发布“安康人游安康”优惠*策及旅行社部分优惠产品、旅游景区优惠活动等信息。

“云”“网红”“直播”这些当下生活中最热的词汇,自疫情发生以来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文旅行业自救的一根稻草。

02

面对疫情,文旅该如何应对?

文旅行业的复苏,目前具有参考价值的就是“非典”后一段时期的情况。

“非典”持续了长达8个月的时间。当时正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红利期,无论是市场还是*策空间都很大,整体经济处于向上的状态。

相对于非典,新冠病*的传染性更强、波及的范围更广,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上的经济环境都更加的复杂。

而文旅行业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参考“非典”过后的文旅行业判断: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必然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文旅企业应持有坚定的信心。

在这种环境下,文旅行业更应该有所前瞻。一方面,应对疫情,*府层面上的*策指导和支持一定是首位的。另一方面,应该看到这既是一个低迷期,同样也是一个反思探索、孕育生长的时期。

文旅产业是西安经济经济发展最快速的产业之一,在拉动就业、稳定民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上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文旅行业的复苏,对于整个经济和民心来说,都是镇静剂。

“黑天鹅”的出现,也意味着“危”和“机”的同时到来。疫情虽然会压垮文旅行业的一些商业形态,但是也会催生新的业态和模式,重塑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

大破才能大立。文旅行业在疫情的这个蛰伏期内,只有看清发展的环境和趋势,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才能在疫情过去之后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03

西安文旅做好准备了吗?

3月7日,西安*原民俗村发布拆除公告,朋友圈被刷屏。自年电视剧《*原》热播后,当地借此热度,先后建成了三家以*原为主题的景区,且相似度很高,不仅3个地方一个挨着一个,里面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斥资3.5亿元建成,开业不到两年就没人去了。

不少去过*原的人都还记得那碗难吃到坑爹的油泼面卖58块钱。

这种负面的景区给西安文旅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暗伤,但从其历时4年终被拆除,不难看到西安文旅背后的发展深意:要走高质量的旅游发展路子。

西安下决心整治一些服务滞后、产品粗制滥造、同质化严重的文旅城项目。相反,对于那些真正高品质的文旅项目,给足了*策,支持其快速恢复发展。

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次大浪淘沙的考验,加快了优胜劣汰的脚步。

博物馆作为第一批因疫情关门歇业的景点,在疫情期间就开始探索新技术、数字化博物馆的服务常态化。

陕西省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开展“云课堂”“云看展”等线上服务,没有中断文化服务。现在博物馆重新开放,疫情期间的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成为了常态,公众去博物馆的体验更加的多样有层次。

“闭馆不闭展,宅家听讲座”。放眼未来,文旅行业的精细化运营也将成为一个常态,深度探索精细化、创新化的发展,扩宽经营之道。

智能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在线化营销成为诸多文旅企业、文旅项目提质升级和思考转型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单向传播效率已经越来越低,有活力、有参与性、互动性的好内容、好产品供不应求。

城墙景区刚刚推出的城墙武士雪糕,从线上推广开始,只要是前去城墙的市民、游客,都想要买一个城墙武士的雪糕来跟着潮流打一波儿卡。

这种线上宣传带动线下销售,也是文旅经营探索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或许现在一些文旅新产品是为了救急,疫情之后,用户增长会趋缓。但从长远看,互联网带来的全新旅游体验理念一旦被市场广泛接受,用户习惯的培养并辅以良好服务,特定场景和情形下,部分新用户可以留存转化。

所谓强者恒强,弱者愈弱。除了依靠*府,文旅业立足自身,在危机中看到转机,抓住商机。

疫情下,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的火爆,也给文旅项目的营销带来了启发与展望。

从摔碗酒到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西安文旅的形象营销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推出的“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便是新西安的新品牌。

这种品牌化的整体思维,早已经打破了旅游单纯“看景”的局限。做强了内容,做好了体验,不仅让西安的文旅充满了历史厚重感,更是有着十足的文化和创意感。

罗马不能一日建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文旅人亦在这个时期,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布局。相信等疫情过去后,文旅业也将迎来一缕和煦的春风。

也期待西安文旅今后的发展能够有“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西京杂记撰稿:方秉蕳

图片:综合

编辑:撞撞Cindy

责编:解码

特别声明:西京杂记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合作请后台留言申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之后,西安文旅在努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