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证券日报」
赵青伟、王浩志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与之相伴的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也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在迈向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居民收入结构和社会财富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财富结构将从金字塔式结构转向橄榄球式结构,资产管理行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资产管理机构不仅要顺势发展,做大做强,更要思考如何行稳致远,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承担重大的历史使命。
企业文化成为当前资产管理机构竞争差异的关键
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发展初期,行业信奉渠道为王,各家机构处于起跑之后的探索阶段,有渠道资源和能够迅速获得渠道资源的机构发展迅速;第二阶段,行业信奉业绩为王,或者说投资经理为王,经过初期的发展,投资经理的历史业绩出现分化,明星投资经理具备强大的吸金能力;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三阶段,在市场波动和行情轮动过程中,投资经理很难取得连续的突出业绩,机构和行业的发展也不能仅仅寄托于明星投资经理,而真正能承载机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公司治理下推动机构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而核心能力建设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公司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的融合。资产管理机构应该以客户利益为核心设定使命或战略目标,为公司长远发展定位,以务实的理想主义明确企业发展愿景,激发公司发展原动力,以科学的长期主义树立核心价值观,崇尚长期投资,形成良好的文化体系和氛围,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行为自觉。
企业文化是资产管理机构“木桶”的底
对于任何一家资产管理行业里的机构而言,人才、科技、投资与销售能力等要素对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固然都十分重要,按照木桶理论,每个要素都是构成木桶边框的木板,缺一不可,短了任何一条木板,都不能承载更大的发展,而且要不断寻求提高每条木板高度的方法。基于此,在机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