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ESG研究中心
执笔人
林中*振超
·编者按·
每个时期先进的投资理念,无不刻画着时代的烙印,传递着新生的精神需求。
剧烈波动的年,为了避险求稳,在对企业财务和估值需要更严格考量的同时,或许也需要这个衡量企业未来的新“标准”ESG。多项数据显示,ESG的践行,不仅对公司绩效和投资结果的正面影响显著,且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这是机构开展ESG投资的重要驱动力。可以说,ESG是对财务价值投资的补充和完善,是一种“新势力”。
ESG源自海外,被认为是一种有“责任感”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商业模式,而这恰巧与中国“寓义于利”的传统商业文化相符合,与我们国家*策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相一致,从这点看,ESG也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风向的体现,是传统与现代商业文化的融合。
所以,有机构总结,ESG策略的奥义就是“行稳致远”,老子和巴菲特或许也同意这个观点吧!
ESG,即Environment(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和传统投资主要分析公司盈利模式和财务指标等不同的是,ESG投资进一步考虑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维度的非财务指标,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长期价值。
虽然ESG作为一种投资理念正式进入中国只有4年左右时间,但从去年开始,在“碳中和”及“共同富裕”(与ESG核心原则一样,都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背景加持下,不论是在*策层面,还是在资本市场投资实践层面,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热度。那么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又该如何把握潜在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呢?
年国内ESG基金呈现爆发式增长
ESG投资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宗教教会的伦理道德投资,通过选择性投资来规避某些“有罪”的行业。截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兴起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倡议,并在新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得到积极推动——他们愿意为负责任的公司支付更高的溢价。
自年全球首只责任投资基金——美国的柏斯全球基金诞生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对可持续性投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