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茶大家谈》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阖家团聚,欢度春节之际,陕茶网特开设《陕茶大家谈》专栏,邀请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部分专家委员就陕西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发表观点,使广大茶行业从业者和茶文化爱好者在欢度春节的同时,听取专家意见,了解行业情况,把握发展趋势,设计新年规划。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子。
专家介绍
梁子,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茶文化走出国门需要高质量图书
一、陕西茶打动人心
“桃花未尽开菜花,夹岸*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是清代兴安(今安康市)知府叶世倬为人们留存的一幅美丽茶乡图景:在春满大地万物复苏的初春时节,时令乍暖还寒,粉红色的桃花依旧挂在枝头,而金*色的油菜花已经在汉江两岸盛开,在晚霞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是紫阳茶的春天,是万人争啖的激动时刻。呷一口新炒的紫阳茶,犹如天上神仙,飘飘欲仙,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境况。而同时,在茶山上的少男少女们,一边采着茶,一边对着歌,又是另一番景象。这是春天之美,是茶乡之美,是茶人心悦神怡的自在。
当法门寺地宫打开的瞬间,令考古队员无比震惊。金光闪闪的唐代宝物,犹如刚刚做成,崭新如初。其中,由唐僖宗皇帝供奉的一套茶器更是美奂美轮,小巧精致,高雅经典。
在汉阳陵博物馆的展柜里,是距今多年的汉景帝刘启的御用茶叶。当我们还在锱铢计较饮茶起源时代时,一如今天我们刚刚喝过的紫阳茶一样的芽茶已经回答了一切,不仅如此,它的发现还颠覆了我们已经架构多年的茶学知识结构。
在陕历博展厅,人们会看到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的精美茶器,这些茶器不仅为我们认识宋代茶文化打开一扇窗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发现,失去帝京*治地位的古长安在文化上依然遥遥领先,具有中心地位,与东京汴梁,与后来的临安在文化上一争高低,不落下风。
到了明清时代,陕西茯茶的问世更是把陕西人的创新精神与经商智慧展现出来,把陕西人在执行国家“榷茶易马”国策过程中的坚决与忠诚展露无遗。
在当代,行走在秦巴山地上的陕西茶人,程良斌、张淑珍、刘涛..……他们是那样平凡,又是那样的充满魅力,他们的情操与成就为陕茶注入了时代情感和时代价值。
陕西茶文化具有无限价值,需要展示,需要光大,需要传承创新,加入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征程是极为必要的。其中,出版高质量图书是一项基础工作。
二、《中国安康富硒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