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钥城网
湖北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万里茶道”重要源头。近年来湖北省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全省茶园总面积万亩,产量33万吨,农业产值亿元,出口货值1.5亿美元,均居全国第四位,茶叶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超亿元,是全国产茶大省。但与全国茶叶大省强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品牌不响、茶产业链薄弱、综合效益不高、经销渠道不畅、龙头企业不强、产品不对路、投入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滇、闽、川、湘、贵、豫、赣产茶省份,先后将茶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产品附加值大幅上升,严重挤压了湖北名优茶的市场空间,湖北有沦为原料茶产地的强烈危机。
今年以来,曾先后两次在福建和陕西考察调研生态茶园,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近期,浙江上海相继出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若干千亿级、万亿级交易平台;《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提出要做强茶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国家级茶叶大市场。近期,国务院相关部委印发了《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百家百亿市场联系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重点联系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和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培育一批商产融合产业集群和平台经济龙头企业。商务部重点联系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省级商务主管部门重点联系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市场。
湖北茶产业成功升级转型,消化过剩产能,解决销茶难题,必须为供给侧和需求侧构建高质量供应链发展生态,培育千亿级交易平台,建立与国际国内接轨的现代化要素市场。
按省委省*府打造湖北“千亿茶产业强省”的发展目标,我们建议,以湖北五大茶区为湖北楚茶优势公共品牌,依托陆羽国际集团建立的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产业链创新战略,打造千亿湖北茶产业链基地,打响湖北茶品牌,把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湖北茶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条例第30条明确指出,省和茶叶主产区人民*府要支持茶叶交易中心、互联网交易平台等机构和场所的建设和运营,完善茶叶仓储、物流、检测和营销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区域性茶叶市场。这充分体现了省人大、省委省*府对茶产业的重视和关怀。今年“两会”上,省人大、省*协、市人大代表提交了多起涉及振兴东方茶港、打造中国茶中心的提案,引发强烈的响应,全国茶届对武汉打造国家级茶业流通平台纷纷表示坚定支持,打造数字东方茶港产业园项目迎来历史使命的召唤、成为万众期待的盛事。
陆羽国际集团作为中国历史悠久、专业领先的茶文化产业集团,以“弘扬陆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为使命,构建了标准、科技、文化三个体系,为中国茶产业上、中、下游打造高效的“四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产业互联网交易平台。业务包括标准版块“陆羽标准评级中心(陆标)”、科技版块“陆羽国际茶业交易中心”、文化版块“陆羽会”和配套供应链服务,及“陆羽茶经楼博物馆”、“陆羽学院”等公益性版块。陆羽国际集团源自茶圣故里湖北天门,以湖北和上海为双总部,已经服务全国50个茶产区、突破亿交易,年提货达10.9亿,全年预计实现销售10-20亿元;未来五年,集团将走向一带一路,推广中国百县百茶,实现千亿交易,服务亿万客户,建成国际一流的茶产业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