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广民,历任华为终端供应链副总裁、华为终端拉美业务部总裁、华为终端战略与Marketing总裁、华为首任CIO
01
华为:以数字化提升管理能力
Q:年底,华为已经引入了OracleERP系统,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下,做了这样的决策?这一系统的引入对后来的数字化或者信息化有哪些意义?
A:华为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起步非常早。在年初(当时多人)就在内部建立了有十几人以研究生为主体的专职MIS(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团队,我是其中第一批成员,年7月我就被提拔成该部门主管。
当时华为的业务重心是销售与研发,主要销售酒店/企业的小用户交换机,同时开发乡镇用的电信局用交换机,而加工制造完全通过送料委外加工来实现。大家的工作重心就是忙销售,拼产品开发进度,赶交货,而且那时的人员基本也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或者在内地企业干了没几年的技术兵。大家对公司大的管理体系/理念/方法论等都没有多大的认知,在业务实践中边干边学。
我们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主体是在PC机上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做,为市场/生产/采购/库房/财务/人事等业务职能部门编写计算机辅助处理程序。项目来源于业务主管的现实需求,功能主要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及报表生成,非常零散,要求也经常变化,效率很低,价值感也不够强。
当时的华为生产计划体系也“开创式”地引用BOM(物料清单)理念与物料编码来管理生产体系,并通过计算机来管理,这样BOM的生成、录入、维护等数据管理也被安排在我们这里,内部组建BOM小组来具体负责这块业务。
任总对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视,我们每个月的部门例会只要他有时间都会来参加,主要是一大段时间的即兴讲话(包括他在参观考察中看到/认识到的各种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在业务上他非常关心物料的条码与员工卡管理这些“实物化”应用,并指示我们要花些钱把它们做出来。这驱动我们在年就招聘专才,集成开发了这方面的应用系统,在年底就自主开发出库房出入库条码管理系统及员工考勤及门禁等系统,这在当时还是挺先进的。
金蝶第一套财务软件出来以后,有一次任总碰到我时说:市场上出来了财务处理软件了,10来万一套,这个我们能用吗?我说:这个财务软件是按照国家会计标准开发的,功能也很全,只是它卖的都是运行软件不卖原代码,我们后续软件的修改维护会有问题。任总又说:它们有那么大的团队来编写维护,只要能保证我们用起来就行了,可以不用我们自己干吧?你们去看看能不能买来用。下来我就带人和财务一起与金蝶联络,很快买了一套回来,并在金蝶的指导下,与财务部门一起顺利地把这个系统建起来了。这个项目也让我们认识体会到商用软件的快捷与高效。
我们的信息化主体业务开发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年招聘的新员工中有一位从台资大厂过来的骨干,来了以后说他们在原来的台资厂里用了一套美国SSA公司的ERP系统,业务功能非常完整强大,并给了我几厚本该系统应用说明书。我从里面看到企业的计划、生产、采购、仓储、销售、财务被完整地集成在一起,有非常详细的业务理念、业务流程逻辑、信息系统架构、各模块的详细功能/处理逻辑算法/模块内外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认识到企业管理也是有这么完整的套路与标准可以充分“借用”的。于是,我带着几个团队骨干挤时间开始了ERP的选型之旅。
年底国内ERP市场还刚刚开始,SAP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