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文化和饮食结构逐渐改善,人们开始意识到家庭饮食健康的关键所在,仅仅是猪肉产品不再能满足广大社会消费者的需要。牛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亚油酸,镁,铁,锌等矿物质,含有肉碱,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营养专家也主张多吃牛肉,吃猪肉和牛肉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理想食物。近年来,我国牛肉产量保持平稳态势增长。据数据显示:年我国牛肉产量为万吨,同比增长3.56%。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年我国牛肉产量将达.11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消费量来看:由于受非洲猪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我国牛肉消费量快速增长,增速为近三年来最大值。数据显示: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为.93万吨,同比增长11.36%。据预测,年我国牛肉消费量将近万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情况来看: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牛肉持续增长。年中国牛肉进口量为.90万吨,同比增长59.61%。据预测,年我国牛肉进口量将达.88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金额来看:年中国牛肉进口金额为.61亿元,同比增长79.06%。预计到年我国牛肉进口金额将突破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情况来看:自年中国牛肉出口大幅下降以来,我国牛肉出口持续呈现下降趋势发展。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年中国牛肉出口量为吨,同比下降49.54%。据预测,年中国牛肉出口量将下降至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金额来看:年中国牛肉出口额为2千美元,同比下降48.34%。预计年出口额将下降至千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年轻人不愿从事牛生产,从业人员老龄化,养殖技术大多靠经验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饲养管理方式粗放,饲料配方不科学,存在不同肉牛品种混养的现象,肉牛养殖疫病防治方面问题也缺乏科学指导,多种问题导致肉牛生长周期长、出栏率低、肉质不够鲜美等,进而导致养殖效益差的问题。
(二)放牧地区牛养殖对草场的依赖度高,容易受到气候、季节、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受禁牧、休牧等*策的影响,草原载畜量有限,牧区牛养殖的规模有限。
(三)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约束,牛肉行业利润较低,资金投入量大产业链较长,投资回报周期长。
(四)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品牌带动力较弱。肉牛仍以小规模养殖为主,年出栏数头的场户到年仅占2%,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下的小规模养殖户较多,现代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没有被普及,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肉牛生产体系。
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加扶贫贷款和贷款贴息,建立和完善母畜保险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二)科学规划布局,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建设。将肉牛产业发展与粮改饲、种养一体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模式创建等项目相结合,统筹规划。
(三)加强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肉牛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肉牛、繁育与杂交利用体系,为各地发展肉牛产业提供种源保障。
(四)推进饲草产品规模化生产,提高饲草料生产效率。应统筹开发利用“三草一秆”多种资源,进一步提高我国饲草良种覆盖率和优质牧草自给率。
(五)推进实施牛肉精深加工工程,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优质特色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优化牛产品结构,做强产品精深加工,提高肉牛产品附加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
(六)加强行业统计监测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府动态监督、检疫,完善生物安全措施、规范行业标准、建设健康的上下游供应链。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牛肉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