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TUhjnbcbe - 2022/8/29 22:22:00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大众创作推动了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网络文学内容题材多元化格局业已形成。同时,网络文学出海纵深推进,海外影响力持续攀升,成为书写和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余部。

记者

何安安

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从内容题材、内容消费、创作生态、网文IP和网文出海五个层面分析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特征。

报告显示,大众创作推动了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快速崛起,历史仙侠等传统题材也表现出精神内核的蜕变,网络文学内容题材多元化格局业已形成。根据阅文集团数据,现实题材-五年内复合增长率超30%,位于全类目第二,也是年增速TOP5的品类。与此同时,科幻题材已成为网络文学的五大品类之一,是科幻小说本土化的重要路径。

同时,网络文学出海纵深推进,海外影响力持续攀升,成为书写和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报告认为,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实现阶段性跨步:全方位传播、大纵深推进、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局面正在形成,出海模式从作品授权的内容输出,提升到了产业模式输出,“生态出海”的大趋势已崭露头角。

“Z世代”95后成为网络文学的阅读主体

据了解,《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包括阅文集团等平台在内的行业数据为分析蓝本。在此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阅文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研讨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陈定家介绍,《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IP全链路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行业发展全貌。

Z世代读者引领网文新气象。(《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部分截图)

对于此次报告,陈定家认为,报告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大众创作、全民阅读和中国故事。第一,大众创作推进了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科幻类的题材迅速崛起,多元化的内容格局已经成型,网络文学成了普通人记录当代中国的重要的载体,比如《奔腾年代——向南向北》。题材转向的另一个特征,就是科幻网文的年年爆款,比如《夜的命名术》打破了多项纪录,《我们生活在南京》获得了银河奖。

第二,“Z世代”95后成为网络文学的阅读主体,截至年的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的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读者数量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仅仅就起点APP年度新增用户量来看,95后占比超过60%。第三,版权保护激活了创作生态,成了网络文学的行业重点。第四,网文开发的IP改编硕果累累,能够有效提升IP改编的精品率,推出更多的优质作品,比如说网络文学改编的《人世间》,创下了央视一套*金收视率近8年的新高。第五,网文出海前景广阔,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在持续攀升。其次,中国网络文学国际发展模式正在从作品的授权的内容输出,提升到了产业的模式输出,实现了网文创作生产的跨界域转换。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为何要聚焦网络文学行业发展以及网络文学研究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认为,这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网络文学以符号为内容,以表达内容来凸显意义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说,研究网络文学为数字文明建设探索了意义价值的规律,对于以人为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先进生活方式的借鉴。正如《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出了“Z世代”崛起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网络文学由过去的个人行为,成为了一种产业;第三,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化的研究为数字文化发展探索了中国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哲部主任张跣曾是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他注意到,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作为一个内容的源头,对影视、游戏、动漫、文创、文旅各个行业都影响深远。张跣认为,网络文学在保持叙事活力的同时,逐步向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主流审美靠拢,现实主义的潮流开始掀起,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服务业等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入到网络文学当中。他认为,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文学是一种大众文化,也是一种消费文化、娱乐文化。

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余部

报告认为,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实现阶段性跨步:全方位传播、大纵深推进、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局面正在形成,出海模式从作品授权的内容输出,提升到了产业模式输出,“生态出海”的大趋势已崭露头角。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传播作品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部,上线翻译作品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截至年底,起点国际上线约部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作品,培育海外原创作品约37万部。疫情期间,海外网文作家数量增长超3倍,其中00后占比接近六成。在国内备受欢迎的作品,如《诡秘之主》《天道图书馆》《许你万丈光芒好》《大医凌然》《全职高手》等,在海外亦影响巨大。

与此同时,年,中国网文IP出海明显呈现出创新趋势。漫画作品出海风生水起。IP漫画《恰似寒光遇骄阳》《放开那个女巫》等在日韩市场进入人气榜单前列。网文IP影视出海渐成规模,本年度《赘婿》《斗罗大陆》《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IP剧集,先后登陆YouTube、viki等欧美主流视频网站,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网文IP海外改编取得突破,IP影视作品不仅停留于海外播放,还成为海外剧集的内容源头。如年,电视剧《赘婿》影视翻拍权出售至韩国流媒体平台。

电视剧《锦心似玉》()剧照。

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发展

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欧阳友权看来,网络文学和全民阅读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三点:第一,网络文学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最为丰富的阅读资源;第二,网络文学让公众逐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在碎片化的时代进行网络阅读,网络文学在这方面功不可没;第三,网络文学应该为青少年提供适配的优秀的阅读产品,内容健康、故事精彩、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

天瑞说符创作的《我们生活在南京》。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供给。第4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较去年同期增加万,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其中,北京是网络文学用户最多的城市,山东是网络文学阅读大省。报告提出,网络文学以独特魅力,持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发展,并不断吸引“Z世代”作家读者涌入,为全民阅读注入活力和新生力量。

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版权保护的重要性。盗版猖獗不仅造成原创作者、正规网站以及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损失,更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干扰了行业发展秩序,给网络文学以及整个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年,中国网络文学整体市场规模为亿元人民币,盗版损失规模同比年上升6.9%,达到60.28亿元,盗版损失规模占总体市场规模的21%。

那么,版权保护在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性质是什么样的?许苗苗以“本章说”等为例,指出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也有助于提升作品本身的质量。由于涉及利益,盗版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从早先“手打”拍照,到盗版网站,再到现在有了更多的手段,正版和盗版之间是一个技术比赛的过程,没有恒久的优势。从这一点来讲,许苗苗认为,未来也许可以在版权保护这一部分,增加一些网站在技术层面对版权保护方面作出的新成果,让不同环节都能够参与到版权保护之中。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何安安;编辑:张进;校对:卢茜。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