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楠
年10月26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
《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对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的全景式分析与研究报告,以文化金融的市场视角、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为主要维度,通过概括总结年中国文化金融的发展状况,对文化金融发展中的主题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建议。全书分为总报告、市场篇、行业篇、区域篇和专题篇共五个部分。
蓝皮书分析指出,文化产业银行信贷、文化产业债券、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是文化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
面对疫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作为,进一步扩大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规模,有力支持了文化产业复工复产。截至年底,30家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5亿元。
整体上,年文化产业债券市场发行数量与去年持平,单次平均融资规模显著减小。年文化产业债券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文化产业数字化与互联网相关债券增多,传统文化娱乐行业相关债券大幅下降。
年,我国IPO上市文化企业数量及首发融资规模双双实现增长,市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受疫情影响,上市文化企业再融资市场持续降温,共计发生融资事件74起,融资规模为.4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9.76%、1.17%。
年,全国文化行业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延续了整体下滑趋势,融资事件数量同比下降37.15%,融资总金额同比下降38.34%。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