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那就是什么东西会毁掉下一代?
当80后曾经备受担忧后,如今95后也被接连打上了“躺平”的质疑。
于是近两年,尤其今年,关于年轻人该不该躺平的话题三番五次引起全民热议,难道这一届年轻人真的有“问题”?
可是,连日追奥运的孔二老师,突然思考起另一个现象。
奥运究竟代表什么?为什么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如此重视?
我想,除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普遍追求,恐怕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目的。
那就是,与其说奥运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乃至综合国力,倒不如说,奥运也淋漓尽致的呈现了一个国家的“年轻力”。
“亚洲第一人”苏炳添年仅31岁、创造崭新纪录的男子混合泳冠*汪顺27岁、举重女子49公斤级冠*侯志慧也24岁、女子蹦床冠*朱雪莹23岁、女子10米跳台冠*全红婵才14岁……就连32岁的马龙也成功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被媒体道出“只要自律,依然能创造奇迹!”。
看,这些接连引得世界惊叹的面孔,就都是我们国家的“年轻人”。
所以,躺平并不能真的代表年轻人。中国的奥运健儿们,便是用从不躺平的年轻态度,让对手和世界不敢看轻。
这让孔二老师想到最近频频刷屏的一个热词,我们的年轻人不是躺平一代,而是蒸蒸日上的“蓄力一代”!
一“蓄力一代”是如何诞生的?这一词来自伊利奥运营销中的原创,后来被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所热传,在社交网络引起巨大反响。
先不说别的,单这个词,孔二老师觉得别有深意。四个字背后,有一种“母体文化”的倾向。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你说奥运精神代表体育,也可以说代表和平,也可以代表友谊,更可以代表绿色、健康、进取等。奥运精神属于一种母体文化,能衍生各种各样正向积极的子文化,具有宽阔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所以奥运才能成为全球最顶级的国际赛事之一,能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融入其中。
同样,“蓄力”也具有一定的母体文化性,是驱动一切美好事物创生的基础。
而要让这样带有母体文化性的蓄力态度与时下的年轻态度产生深度嵌合与共振,并非易事。为此,伊利的奥运营销特意构建了三大链路。
第一,态度链路。
“蓄力”的母体文化性在于它其实并不分场景与人群,是属于所有人的统一共性。
例如,我们可以不用像奥运健儿那样在赛场飞驰,但我们为了写一行好的代码、打磨一件好的器具、设计一间好的装饰等等所有看似琐碎和渺小的一切,都需要以“蓄力”做前提。
当理解了这份广袤感,我们也就能更透彻的明白“蓄力一代”在伊利奥运营销中所诞生的语境——蓄过的力,是此刻的光。
所以,在这场奥运营销中,伊利的奥运叙事一开始并没有先从以往的体育视角来切入,而是先聚焦一个个普通人的蓄力日常。这其实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奥运冠*固然英雄,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那样的“境界”离自己过于遥远,崇敬之余,也会心生距离,奥运精神似乎只是运动健儿们的事,跟自己无关。
当那些无比平凡却令人动容的故事娓娓道来,人们更容易深受感染、代入其中,对“蓄力”产生态度认同,从而认为奥运精神原来触手可及,就在自己身边。
这样一来,也就是让纯粹的奥运叙事具有了更强的沉浸感。因为如果直接谈及运动健儿们的“蓄力”,其实会让很多人觉得只是枯燥、无聊、日复一日的训练,自己会羡慕那样的荣誉,但鲜少选择这样的“重复”。
但当以平凡视角来直视奥运视角时,我们会具有更强的共情和移情。原来,别人以为我们所重复的枯燥、无聊,都是他人不懂得我们的蓄力,就像我们曾经不懂运动健儿一样。也原来,我们都是“蓄力一代”,只是蓄力的方式和方向不同。
最重要的是这会在无形中进行一个主语切换,本来我们在看一则态度视频时会暗想:他们是蓄力一代,跟自己似乎没有太大干系。但当有了共情和移情效应后,我们会深深的形成一个共识:我们都是蓄力一代。分散的价值观凝聚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符号链路。
那么,用什么方式能在最短时间与最大规模的年轻人建立连接?
明星。
不够准确。应该是:最受年轻人欢迎,又最能给年轻人带来意外惊喜的明星。
一方面,伊利发布了一条“全明星”视频,母品牌代言人李现携伊利旗下所有品牌代言明星、运动员,共同组成了“全明星蓄力天团”为中国奥运健儿加油助威,第一时间便聚合了广泛、可观的粉丝效应,并顺利的将注意力从娱乐场切换到了奥运场。
另一方面,新晋脱口秀新星李雪琴与神曲魔改大王腾格尔的珠联璧合,带来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联袂献唱——《蓄力Move》,风格的反差搭配,以及网络化和口语化的歌曲表达,瞬间在各大平台引爆,让内容营销再次进行了一次全网式洗脑,只听个开头就已经忘不掉……
比较难得的是,人气明星的出现和火花并没有喧宾夺主,一切都在围绕强化“蓄力”和“奥运”这类品牌符号做服务。尤其让“蓄力”借由明星这一媒介,精准的根植进年轻群体的心智和认知之中。
第三,应援链路。
平常,我们习惯给他人应援,偶像、明星,或家人、同事。但往往,忘了“应援自己”。
而蓄力,其实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应援。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体育训练是枯燥的?因为其实不止训练,只要是任何需要不断重复的事,一概都是无聊的。这也就是为何很少有人能掌握任何东西。
但要知道,你每天读一本书,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没有读过;每个你创造和生产的早晨,成千上万的人还睡着;你坚持下去的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选择放弃;讽刺的是,最激烈的竞争,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人群中;一旦你把“重复”训练和学习放在首位,你会意识到那1%的机会才是真正改变生活的。
学习、努力如此,营养、健康亦是如此。
在消费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应援式消费”,即用户为了支持某种自己认同的理念而消费。
而在最后的营销闭环中,伊利特别打造了一系列“奥运+冠*+国潮”的主题限定产品。通过国潮化的设计,让奥运主题产品具备先天的年轻化爆款元素。让人们不仅是以此应援中国奥运健儿,更是以奥运品质的营养来应援不断蓄力、持续发光的自己。
奥运国潮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