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家庭的餐桌文化,也可以映照出孩子的未
TUhjnbcbe - 2022/6/23 16:40:00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

桑梓

来源

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了?前段时间,微博上一位博主对这个问题发出了讨论,引发了5万多个网友的共鸣。其中有一个回答特别扎心:“我妈是一个不愿学习、不愿改变、不愿进步的人,十年如一日做着相同的菜。我们不喜欢吃花蛤,但她还会不厌其烦地做。我们碰都不碰,所以她每次都会在饭桌上指责我们这么好的东西干嘛不吃,然后怒斥我们挑食。在我家,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倒像是一个任务。小事如此,大事就可见一斑了。所以,我和我妈无法沟通,现在也已经放弃沟通了。”看到这里,网友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饭成了亲子之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01

饭桌“暴力”是中国父母的通病

其实这样的场景,生活中时常上演。

有一次我在商场里吃饭,旁边坐着一对母子。

母亲从冒着热气的火锅里,仔细挑出几块肉,急急地往孩子的碗中送。

“快,趁热吃,这个好吃。”

孩子低头不语,一边把母亲夹的肉全都送回锅里,一边说着自己不爱吃,受不了这个味道。

母亲怔了一下,没过一会儿,又倔强地给孩子夹肉。

“真的很好吃,不信你尝尝。”

无奈,孩子只能捏着鼻子尝了一下,然后连连摆手,说自己吃饱了。

母亲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我都没吃饱,你怎么可能吃这么点就饱了?”

真应了那句话,有一种饿,是你妈觉得你饿。

此情此景,又让我想到了知乎上一位用户的倾诉。从小,父母就经常给她盛满满的一碗米饭,夹一些她不爱吃的菜。明明已经吃饱了,却还是顶着恶心拼命往嘴里塞饭。明明接受不了那个味道,却只能若无其事地吞下去。但凡有一点没吃完,就得挨打挨骂,甚至被钢勺敲脑袋。最后,她绝望地向网友哭诉:“我知道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一开始就错了!我真的好痛苦,在恐惧中,没人能吃得下饭。”你看,这就是典型的“饭桌暴力”。孩子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吗?倘若你不爱吃香菜,但别人偏要往你碗里夹香菜,还和你说这个很有营养,你会开心吗?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吃饭问题,背后却是孩子能否作为一个有独立意愿、完整人格的人,被父母尊重的问题。

02

饭桌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未来

你相信吗?饭桌也可以映照出人生。知名心理学家胡慎之讲过自己的故事。他说自己以前脾气很好,但是成年后却经常因为吃饭的事情大发雷霆。比如,有时候公司送餐的来晚了,他会非常愤怒,歇斯底里地把每个人都骂一顿,这种性格让他的人际关系一塌糊涂。究其原因,一切都有迹可循。小时候,他经常因为吃饭的事情和父亲发生争吵。父亲要他吃肉,他不吃,父亲让他再多吃点,他不听。俩人关系剑拔弩张,所以每次胡慎之都会在吃饭的时候被拉去面壁思过,一罚就是3个小时,眼看着饭都凉了,父亲都没有半点怜悯。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吃饭时易怒易燃的人。饭桌,本托举着一家团圆的幸福时光。但对他来说,饭桌是梦魇,是痛苦的根本来源。你怎样对待饭桌上的孩子,孩子就会怎样对待未来的人生。那些在饭桌上“被选择”和“被尊重”的孩子,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武志红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只爱吃面,不爱吃菜,尤其不爱饺子。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地吃饺子,就他不吃,亲戚们都说这孩子很怪。换作是一般的父母,肯定又会指责孩子挑食。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反而单独给他做了一份面片。武志红曾坦言,就是这样的童年经历才让他成为了一个很有主见、很有专注力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实说,现在的食物种类真的很丰富。正常家庭的孩子们,也很难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在这样的前提下,不论孩子在餐桌喜欢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其实都应该尽量被尊重和满足。这种充满尊重的家庭氛围,这种充满平等的亲子关系,其实对孩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营养成分”。

03

优质的亲子沟通,需要从父母做起

所以,为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了?从餐桌上我们就能看到答案了:当你从未聆听过孩子的声音,当你总是固执地把自己的感受视作出发点,当你总是期望他行走的每一步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脚印来,亲子关系就很难好起来。而亲子之间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走向。因此,下面是我们给父母的一些建议:减少对孩子的摆布,让他勇于尝试,自行改正。上个月去闺蜜家吃饭,他儿子正在餐桌上摆弄自己的火锅调料。凑近一看,碗里都是红辣椒。于是我赶紧提醒闺蜜:“还不重新给你儿子调碗调料去,这么小的孩子哪能吃这么辣啊?”闺蜜憋着笑告诉我:“最近不知怎么的,就爱钻研红色的东西,吃个火锅都要给碗里倒红辣椒,反正后果我已经和他说了,他不听,那就随他去吧,等他辣成了腊肠嘴,别哭着找我就行。”话语刚落,没过几分钟,闺蜜的儿子就主动把辣酱换成了普通的麻酱。我俩相视一看,哈哈大笑。果然,知子莫若母!就像卢梭说的那样:“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地服从人。要让他在自己的行动中,感到有他的自由。”所以说,像这种生活中的小事,真的没有必要刻意拘束孩子。哪怕父母明知不对,你都最好是让孩子亲自体验。实践求真知,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明白何为错、何为对,从而自行改正。请给孩子在小事上勇于尝试的空间,这样他才不至于在大事上犯糊涂。呵护孩子的精神胚胎,让他自我构建,自我成长。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天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他们想吃的东西和不想吃的东西,全都是靠着自己的精神胚胎去做出选择。倘若父母破坏了孩子的精神胚胎发育,孩子就会在父母面前表示出不耐烦和反抗。可如果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精神胚胎,那孩子以后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判断力的人。巴菲特之所以会成为“股神”,最关键的教诲来自于他的父亲。从小到大,无论有什么事,小到吃饭穿衣,大到高考志愿,每当他询问父亲的建议时,父亲总会一再强调说:“尊重自己的感受。”所以,每当股市风云变幻的时候,他都能坚定内心所想,赢得每一场投资。当孩子的精神胚胎得到了足够丰富的养分,他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心理学上说,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你选择过,你才存在过。所以,一个能在饭桌上自由选择自己所爱食物的人,必定是一个内心充足且坚定的人,因为他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鼓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走出人生的康庄大道。所以,请用内心聆听孩子的需要,请试着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只有当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尊重,才有可能展开怀抱,吐露心声。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万个家庭,带给父母美好希望,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插图绘制

樊薇运营编辑

李苾君责任编辑

陈明

记得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家庭的餐桌文化,也可以映照出孩子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