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越霆
来源:X博士(ID:doctorx)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最近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各大网站和App上,网友们对多年前老作品的热情,正在变得愈发高涨。像是年的电影《让子弹飞》,现在每天都被人拿出来进行高强度解读,仿佛这影片就是当代赛博世界的“死海文书”。而年的电视剧《征服》,则血洗了B站的*畜区,开启了以“刘华强买瓜”为起点的大型魔幻多元宇宙。与此同时,在抖音上,年的港片《纵横四海》正在大火。在上映28年后,配合周杰伦《花海》的伴奏,该片用其经典的台词,又一次征服了今天的年轻观众。·视频来源:山海影视剪辑为什么这些老电影、老电视剧会在年的今天,经历一场全平台的文艺复兴呢?消逝的*金时代不可否认,从数量角度来看,今天的我们正经历一场文化产业的空前繁荣。仅年,全网就上线了万首原创歌曲,年,部网剧登陆各大视频平台。每天打开手机和电脑,只要你想,你的生活,就可以被无穷的音乐和剧集塞满,带给你持续不断的娱乐。然而,这繁荣就像一层金色的薄锡纸,你用手一戳,就能发觉它所包裹着的巨大空洞。在文化作品数量激增的反面,是其质量的全面下降。拿电视剧领域来说,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年前的我们都在看什么:我们曾震惊于《黑洞》所反映的人性之恶,思考《天道》所提出的文化与哲学命题,与《蜗居》所展现的房奴产生共情,在《征服》里理解犯罪分子的原罪。我们惊叹于《潜伏》对于谍战的刻画,嗟叹于《闯关东》对于大时代的描写,敬佩于《大宋提刑官》的针砭时弊,感激于《武林外传》所带来的人生悲喜。那时的国产电视剧,经典频出,百花齐放,有几部的影响力,甚至绵延至今。就像赵本山老师的《马大帅》三部曲,真正做到了常看常新。论深度,它们折射出了后东北工业时代的个体困境。论整活儿,它们能与各种经典电影的台词,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马大帅X英雄本色,片段来自B站UP主德彪的奇妙冒险以至于有网友戏称:“半部马大帅,世界电影史。”而与之对应,今天我们在看的国产剧集又都是些什么呢?诚然,这两年,我们也迎来了像《隐秘的角落》《人民的名义》和《觉醒年代》这样的佳作。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基本都是大嘴巴编剧汪海林,在采访中所说的那种“脑残一点”的流量剧集。·“拍得脑残一点。”“可是拍得脑残我不会。”“那就尽量脑残一点。”——选自汪海林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提到有关拍电视剧的内容一言以蔽之,这些捆绑大IP和大明星的电视剧,普遍粗制滥造。他们有着比过去电视剧高数倍的投资,但最终呈现出来的特效,却烂得让人梦回90年代。他们用过去成功的电视剧剧本进行改编,却非要加上一些自认为有趣的桥段,最终被观众所痛斥。·最近新版的《天龙八部》里,段誉看到王语嫣,竟然兴奋到失禁了就算是拍现实题材,现在的都市剧,在讲故事的时候也总带着一种俯瞰的姿态,相当不接地气。·冯小刚最近拍了《北辙南辕》,想要拍都市生活,却被许多人吐槽“悬浮感”太重有人将这种质量的退步,归咎于这些年越发收紧的拍摄审核。但戴着镣铐,就无法跳舞了吗?让我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