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将陆续推出宋东泽编撰的《沈阳广记》一书的部分内部,充分挖掘沈阳的历史文化,反映地区的时代变迁——
沈阳历史概述(二)
铜铁炉中翻火焰
高台山的序幕——年前的新乐人,伴随着一场大火失去的家园。大约在四千年前,在今新民县城约8公里的高台子村,出现了一个聚落。先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年考古专家曾对高台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遗址和墓葬内出土大量陶、石器。从这些遗物上可以说明高台山遗址是沿辽河、浑河分布最广,延续年代最长的以定居农耕为主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遗址中出土了一件T字型青铜器。这说明高台山遗址的下限已进入青铜时代。
更上一层楼
世界上多数的古老文明大都要经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是一脉相承的文化链,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可谓是“更上一层楼”。中国在距今约年至年间进入了青铜时代,并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从对沈阳的众多遗址发掘来看,早在新乐文化后期沈阳就已进入青铜时代。最初的青铜器是从殷周传来,之后先民又进行加工和改造,实现了自造青铜器。在年前,沈阳正式进入青铜器时代。所谓青铜器时代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期,指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和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中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经夏、商、周、春秋、战国,大约发展了15个世纪。从沈阳众多青铜器遗址(百鸟公园、辽宁大学、北陵水源地、郑家洼子)考古中,可以得出结论:年前处于青铜器时代的沈阳,开创了可与中原文明相媲美的青铜器文化。这为沈阳地区的文明史又增添了浓重的笔墨。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经几千年的时间,表面出现了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称之为青铜。青铜的熔点在~℃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铸造青铜器不像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那样简单。制造青铜器必须解决采矿、熔炼、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可以说,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飞跃,也成为了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巨大动力。
每个地区的青铜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青铜器与青铜工艺的演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物质进化史,更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史。
中原文化中青铜器更多的用途被用作为礼器使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被古人看成很重要的事情,自然祭祀的礼器也应选用最佳的上品。当时来看最能反映时代特征最为先进的技术就应属青铜器了。青铜器成为了天子主持祭祀必备的礼器。青铜器铸造成的鼎,是*治和权利的象征。如九鼎更是作为中央*权的象征,谁占有了九鼎,谁就握有全国最高的*治权力。此外,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钟鸣鼎食等都说明了鼎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而在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山地狩猎文化的沈阳,其青铜器文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沈阳,青铜器多是以铸造农业生产工具和兵器为主。生产工具适于农业文化之用,兵器多用于游牧和山地狩猎文化。而像中原那样用于祭祀之用的青铜器极为少见,只有一些青铜器作为陪葬之用。从出土青铜器可以看出,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农用工具成为了青铜器最为主要的用途之一。
在沈阳星罗棋布的青铜器遗址中,当属郑家洼子遗址最为著名。
明治尚需三尺剑
年春至年考古工作者先后三次在沈阳市于洪区郑家洼子村出土大量青铜器。郑家洼子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公里的土脊上,整个遗址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出土的“曲刃丁字柄青铜短剑”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青铜短剑文化”成为了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