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是一定要做的,它并不会影响公司的战斗力,从大方向上来讲,它可以提升公司的战斗力。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比亚迪做的最重要举措就是市场化。
比亚迪在市场上竞争,但如果内部的每一个元素又没有在竞争,这样是一定会出问题的。
//市场化是竞争文化的最大体现//比亚迪将几百亿的汽车零部件投入市场,就是市场化的最大表现。从年开始收购秦川汽车到年第一款车上市,比亚迪为了追求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不断地尝试新的方式,在汽车产业群开始实施垂直整合。一方面公司要掌握汽车的机理、技术及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另一方面,还要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但对于当时的比亚迪而言,想要市场跟着自己的节奏走是很难的。于是,公司进行自主研发,把高附加值的产品都拿来自己做,最终实现了整个零部件产业链条上的利润压缩。然而,垂直整合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主机厂与零部件事业部之间没有横向竞争。于是,比亚迪又开放了“二供”,即引入第二供应商。如每开发一款新车,公司都会引入新的零部件供应商一起公开招标。以前是直接指定供应商,但现在不一样,一定要和外部的供应商去比价格、比品质、比交付、比产品设计的新颖……这在公司内部起到了督促和鞭策作用,并从根源上激活了各事业部的竞争意识。当所处的事业部是竞争的,那么事业部内部的人员自然会流动起来,竞争意识就会灌输到各个层面,各事业部内部自然就会形成人员的优胜劣汰。//王总的战略是比亚迪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比亚迪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屹立不倒,王总的整个战略布局是非常伟大的。无论是在IT、还是在汽车产业的布局上,王总的战略为比亚迪的前进提供了很大的动力。比亚迪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整车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以及IT计算能力等核心技术的企业,早在十年前,王总就提出了IGBT战略,当时大家都不理解,随着新能源发展拐点的来临,IGBT成了一个宝贝。十年之后,大家才看懂,其实王总的战略就是比亚迪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再比如现在汽车智能化发展,现今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实现智能化发展的公司少之又少,而比亚迪就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因为20年来,比亚迪拥有一个扎根在电子智能终端上的电子事业群。当新能源车时代来临时,比亚迪有电池的助力,有IGBT的助力;当汽车再走向智能化时,比亚迪有电子事业群的助力……这一切的发展,与王总的战略布局是密不可分的。王总一直倡导“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比亚迪的零部件在市场化,技术则沉淀在了公司。如比亚迪的概念,这绝对不是任何主机厂可以做到的,这也不是任何一家零部件公司可以做起来的,一定是有非常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整合能力的企业才能做到。比如要做十合一,就得将分散的十个供应商联动起来,这是一件耗时长且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于比亚迪来说,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让大家统一步调,将分散的十个零部件整合成一个,且成本下降了25%—30%。//只有竞争才是真正的平等//每个人要在团队生存,就一定要存在竞争意识,要去为团队付出,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竞争不是裁员,而是通过这种方式给大家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大家有机会去找到更合适自己发展的方向。只有竞争才是真正的平等,没有竞争的平等根本就不是平等。平等绝对不等于平均,竞争只是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达到平等。每个员工从进入比亚迪的那天起,都有公平公正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能力,而这种实现方式就是竞争,没有竞争是达不到平等的,所以公司并不是放弃了平等,而是用竞争去更好地实现平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