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历史文化
“海洋历史文化”微专业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史学科开设,是中国海洋大学批准设立的首个微专业。其设立目的在于夯实文史基础、培育人文精神、助力通识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强化海洋特色,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贡献。
“海洋历史文化”微专业以历史学为本体,以海洋文化为特色,通过架构特色鲜明的课程群,形成交叉性、探究性、前沿性的精致的小型专业体系。在专业建设的同时,助力学校“历史与文明”通识课程板块建设,促进大学人文精神和内在价值的培育。
二月份的海大校园,春寒料峭,却抵挡不住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微专业的第二期学生与教师团、助教组的研究生前辈们组建的教学团队共同交流、分享着历史学习的乐趣,用心体会历史学迷人面纱后所蕴含的魅力。
“世界史纲要”于2月23日晚正式开课,这节课是由赵成国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世界早期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史研究对象和方法、人类文明的诞生等内容,赵老师以生动有趣的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娓娓道来的讲授方式,使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同学们随时都能向老师提问,打破了传统死板的授课方式,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赵成国老师在讲授“世界史纲要”课程
“中国史纲要”于2月28日下午开课,由陈杰老师向同学们讲授了不一样的历史和人类起源的内容。陈老师通过殷墟蒸煮器皿中的人类头骨一例,向大家展示了现代历史学绝不仅仅是刻板印象中的文科,而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碰撞的综合学科。接下来老师又举了许多自然界的案例,颠覆了我们对“人和动物本质区别”的认知。这引发了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与思考,无处不体现出历史的魅力。
陈杰老师讲授“中国史纲要”课程
贴心的老师还考虑到了由于疫情而暂时无法返校的同学们,课堂全程使用腾讯会议,轻松在家实现“线上云听课”。
居家学习的同学们
的线上课堂
在课堂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之外,微专业的作业形式也多种多样。课堂笔记与课下读书思考相结合,不仅强化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还提高了同学们把观点心得付诸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有了如此有趣的课堂,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