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很多朝代在州郡设有“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补足地方官员俸禄以外津贴的田产,为国家所有,不得买卖,官员离任时移交给下一任。但是宋代福州没有职田。
元丰元年(年),曾巩知福州*州事。
刚到任几天,一州吏就跟曾巩讲:“福州无职田。”曾巩“哦”了一声。州吏继续说:“但是有一块菜园属于州府,州府派人管理,每年卖菜所得以充职田收入。”曾巩询问了菜园的位置、面积、经营情况,州吏一一禀明。
“菜园一年收入有多少?”曾巩问道。
“大约三四十万!”州吏答道。
“有这么多?”曾巩非常吃惊。他从越州到齐州、襄州、洪州,一路担任通判或者知州以来,对各地职田收入是很清楚的。福州无职田,充当职田的菜园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地方职田的收入。然而,历任福州知州延续下来,曾巩也并未完全在意此事。
曾巩每到一任,都极为体察民情,经常到百姓中间去做调查。有一天,他来到郊外,看到一户人家举家搬迁,行走在路上,神情很是悲戚。他走上前询问,那位领头的汉子十分无奈地答道:“唉!不是万不得已,谁愿背井离乡呢?”
曾巩进一步询问缘由。那汉子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村庄,回答说:“我就是那村子里的人,世代靠种菜为业。后来,州府经营菜园,我们怎么能竞争得过州府?州府卖菜,就排挤了我们菜农的买卖啊!这么多年来,我们勉强支撑,现在是越来越难了,所以只得去别处谋生!”
曾巩问:“像你家这种情况有多少户呢?”
汉子答道:“多呢!有些早已改行,有些早已外出谋生,有一些还在勉强支撑,怕是也难坚持多久了!”
曾巩听了非常愤慨,对汉子说:“乡亲啊,为官而不知民情,实在是不该啊!你们不必寻往别处谋生了,留下继续种菜,州府以后不再种菜排挤你们的生意了!”
曾巩回到州府后,召集相关州吏,一反平时儒雅的作风,大声疾呼:“太守与民争利,可乎?”
当即宣布福州府取消这项收入,州府不再种菜卖钱。
消息传出,当地老百姓都很高兴,菜农们更是欢欣鼓舞。从此以后,凡是来福州做官的,也都效法曾巩的做法,不再向老百姓身上榨取这部分菜钱而“肥”自己的腰包了。
“不与民争利”,曾巩的这句话是送给各代为官者的座右铭啊!
出品丨抚州日报社
来源丨南丰县博物馆王永明
编辑丨*琪华编审丨章皓馨监制丨戈芬
合作热线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