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利用三个测度指标分析近几年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及其细分产业的集聚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文化服务业和文化批发及零售业集聚水平远高于其他经济区。进而比较北京、河北与天津三地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差异,发现北京和天津的文化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的集聚水平较高。研究表明,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集聚文化产业京津冀
中图分类号:G
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构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行为。为评价集聚行为引入了产业的集聚程度问题。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集聚程度可能差异很大。产业集聚程度反映了每个区域特定产业的竞争力。
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研究较早。阿伦·斯科特()从地理分布的角度入手分析文化产业聚合的倾向,认为文化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是产业发展的趋势。[1]弗朗索瓦()认为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极而且具有空间集聚的发展趋势。[2]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北京、天津、河北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的现状。徐同修、鲍建辉、李树奇()指出河北的文化产业投入显著低于天津和北京,河北文化产品的开放程度较低。[3]潘玉香、赵梦琳、朱文宇()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其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于长三角地区。[4]
上述文献通过研究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已经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是目前针对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细分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文化产业集聚特征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及其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以反映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的集聚现状与特征,为进一步提出促进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和研究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奠定基础。[5]
一、京津冀文化产业集聚特征的测度指标与数据来源
通常产业集聚水平可以通过该产业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入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测度与描述,本文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选择了如下反映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统计量。
1.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指标
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均可以用于反映产业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其中,区位熵用于测度、衡量空间分布、进行空间分析的重要指标[6],可以用来反映地区文化产业的相对专业化程度,其计算方法是某一地区文化产业指标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与该地区指标占全国指标比重之比值;空间基尼系数用于反映产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它可以测度文化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水平,是某一地区文化产业指标与全国文化产业指标的比重和该地区指标与全国所有产业指标的比重之差的平方;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以下简称赫芬达尔指数)是某一地区产业规模占全国该产业规模比重的平方,通过这一指数可以反映产业的地区规模和产业的集中度,指标值越大则集中度越高。由于每一指标的测度重点有所不同,为避免单一指标导致片面性结果,本文同时利用三个指标,综合测度京津冀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
2.数据来源
为分析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与特征,本文在指标的计算与测度时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之后的最新数据。为了能够具体区分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本文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以及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三个类别,一方面,可以从总体上测度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的分布与集聚特征,另一方面,能够深入探索不同类别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与特征。
二、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本部分依次从固定资产投入、就业人数和产业产值三方面分析比较京津冀和其他区域文化产业集聚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整体的集聚程度较高。
1.从固定资产投入角度看,京津冀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低于大西南
首先从固定资产投入的角度看,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低于长江中游和大西南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近。从测算的京津冀文化产业集聚水平(见表1)可以看到,年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区位熵为0.91,明显低于长江中游经济区的1.17,也低于大西南经济区的1.09。
对比分析大西南经济区,重庆和四川作为第四大经济圈西三角的重要组成区域,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九寨沟、卧龙大熊猫栖息地、都江堰、乐山大佛等数处世界遗产。同样作为直辖市,近几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入是天津市的近2倍、北京市的3倍。尽管重庆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其依托着直辖市的优越社会经济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近几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区位熵增长幅度较大,年增幅达到43%。
从固定资产投入视角,京津冀中河北文化产业的区位熵为1.15,集聚水平领*全国,而北京和天津的区位熵为0.81和0.76。河北不仅拥有乐器年产量超过80万件的金音乐器集团,即中国最大的管弦乐器制造企业之一,而且已经形成了山海关长城文化产业园区和众多的工笔画艺术集聚区。另外,作为京津冀中的唯一省级区域,河北省得到了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专属资金1.26亿元,极大地推动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2.从就业人数角度看,京津冀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低于南部沿海
基于就业人数视角的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低于南部沿海经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近。年,京津冀文化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为0.,与南部沿海的0.相差了一个数量级。
相比于南部沿海,京津冀地区就业人员中文化产业占比相对较低。从地区经济发展看,南部沿海经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有着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在周围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带动下,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制造业发展迅速。
目前,南部沿海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印刷基地和印刷产品出口基地,并且形成了演出、旅游、休闲、复制、出版、印刷、发行、摄影、制作、娱乐、软件、会展等门类齐备的创意产业体系,对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比之下,作为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京津冀想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真正将地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在人力资源、文化产业的布局方面需要做好规划与发展。
京津冀中,北京市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就业人数的区位熵为1.82,在31个省市中排名第三。
3.从产业产值角度看,京津冀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与东部沿海持平
以赫芬达尔指数为例,南部沿海经济区的赫芬达尔指数最高为0.,京津冀地区为0.,东部沿海地区为0.,其余经济区该指数均小于0.。综合来看,基于产值角度的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低于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基本持平。
与京津冀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自古便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文化产业起步也较北京早。东部沿海中的苏州、杭州和南京等地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助于当地居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众多,文化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示范区。
京津冀中,北京文化产业产值的区位熵达到了2.53,在全国排名第一。而天津和河北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有较大差距。北京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年北京文化产业已经体现了明显的集聚特征,并且成为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目前,北京各区县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并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三、京津冀地区文化领域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分析
本部分着重研究京津冀地区文化服务业、文化零售业和文化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发现京津冀地区文化服务业和文化零售业的集聚程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1.文化产业中,京津冀文化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
在文化产业中,京津冀地区文化服务业年的区位熵是2.67最为突出,集聚水平明显高于东部沿海的区位熵1.51和南部沿海地区的0.94,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文化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的集聚区域。
作为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服务体系和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基本需求。[7]同时,北京的出版业尤为发达,有*队出版社、地方出版社、中央在京出版社等众多著名出版社,是我国新闻出版的中心,报纸、期刊、图书的出版与发行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极利于京津冀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年,北京、天津、河北签署了《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以推进京津冀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年中国各地区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北京和河北分别荣获第五名和第七名。此外,天津和河北年新闻出版全行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分别为6.93%和6.15%,在31个省市中名列第五和第六。
京津冀中,北京的文化服务业集聚水平最高,年区位熵已经达到了4.01的高集聚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天津的集聚程度为3.42在国内名列前茅,仅次于北京,而河北的这一数据为0.6排名居中。作为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尽管没有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对优势,但是其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建设了众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天津市不断赋予文化产业各种财*资金和信贷支持,建立了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国家级滨海广告产业园等多个国家级文化技术创新平台,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京津冀地区文化零售业集聚水平最高
文化产业中,区位熵值显示出京津冀文化批发及零售业的集聚程度是1.85,在全国各经济区中位于最高水平,明显高于居第二位的东部沿海地区(区位熵为1.23)。
京津冀中,北京市的文化零售业呈现出高度集聚,年该产业区位熵达到2.36,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处于最高水平,天津该指标为2.20,仅低于北京,河北的区位熵为0.98处于中等集聚水平。北京具有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优势,在生产、交易影视节目、古玩艺术品等行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以北京海淀区为例,海淀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软件等行业发展迅速[8],集聚了完美世界、金山游戏、中国知网、汉王科技等知名游戏和数字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了艺术品展示交易、数字演艺的国际型文化功能区,每年有大量的图书批发、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和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等,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文化批发及零售业的发展。
目前,北京着重打造企事业单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品牌效应,为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并提高文化产业国际地位做出努力。
3.京津冀地区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明显低于南部沿海
年,京津冀地区文化制造业集聚程度(区位熵0.99)低于南部沿海地区(1.34),与东部沿海地区(0.90)水平较为接近。随着人们不断提升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结合,提升了传统制造业文化附加值,使得文化制造业得以高度发展。
从就业人数角度看出,京津冀的文化制造业集聚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排名均处于十名到二十名之间。年,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重心更多地集中在文化服务业和文化零售业方面,而文化制造业相对弱势,比如北京的艺术表演团体机构达到了个,公共图书馆2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达到了98处,而北京文化制造业的区位熵仅为0.19。
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产业更侧重于文化服务业和文化零售业发展,而文化制造业集聚水平并不突出。
四、关于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要将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对文化产业的布局做好规划。通过测度与对比各经济区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可以看到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有亮点,也存在一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