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外的人也会闯红灯吗老外的马路文化一起来
TUhjnbcbe - 2022/1/1 19:35:00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就是我们经常调侃的“中国式过马路”,也似乎已成为我们的一个标签。

看惯了国人的行走方式,今天,我们也来瞅瞅外国的马路文化。说到这,小编不禁要问:

难道老外就从来不闯红灯?难道都是“路怒症”患者吗??(小样,差点被你问倒)韩国:我很急,我要闯在韩国首都首尔,交通最拥挤的区域是市*厅周围。不过,那里有整日严阵以待的交警,所以,行人都是很遵守交通规则的。即使聚集了十几二十人,也不会随意闯红灯。但是,在首尔重要商业地区——江南区,我们能见到很多快速横穿马路,并保持警惕、集中全部精力躲避来往车辆的行人,有如武侠片中会“轻功”的武林高手一样。即使前方百米左右就有人行横道,许多人仍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走过去。与“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拨人就走的方式不同,韩国人在过马路时连凑人数的意识都没有。据研究表明,这种“韩国式过马路”是由韩国人凡事求快的“急脾气”决定的。永远有人希望能比别人早一些、快一些过马路,因此也便不难理解为何会频频出现横穿马路的现象了。日本:闯红灯也有底线在日本街头,我们鲜见闯红灯行为。绝大部分人会十分严格地遵从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当红灯亮起时,即使没有车辆,他们也会等待绿灯亮起后再通行。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是与人性化的城市交通设计密不可分,设计者会将如何让行人安全便利地过马路、如何换乘交通工具这些细节问题提前考虑在内。并且信号灯变色的时间间隔也是非常短的,不让行人失去耐心。据说,日本有一所名叫“市原交通罪犯监狱”,里面关的都是违反交通法规且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人。这里的犯人,既有司机也有行人,他们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当然,闯红灯的现象在日本也并没有完全消失。日本人普遍有从众心理,但若有超过两个人带头闯红灯的话,其他人也会跟着一起闯。不过,即使是闯红灯,日本人也会有他们的底线,那就是他们会观察周围是否有老人、小孩,当确定没有时,他们才会选择闯红灯。美国:美国式过马路美国人走路时经常闯红灯,在闯红灯问题上,美国人的原则是:如果有车,遇见红灯绝不能闯;但倘若没有车,大多数美国人都会选择闯红灯。美国人之所以“有选择”地闯红灯,是因为在一个行人至上的国家,红灯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车辆最低限度的通行权,而非对行人的“禁行”。这种“美国式过马路”是全然不顾车辆和其他行人的,只要想走就随意地在马路上穿行。美国人之所以在闯红灯过马路的问题上这样大胆,一方面与交警对行人的宽松放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不合理的城市交通设计有一定关系。英国:闯红灯并不担心英国人在过马路时,只有在交通流量非常大的主干道上,他们才愿意遵循信号灯的指示。在其他地方,只要路上没车,行人就会快速地横穿马路。不过,英国人可以“随意”闯红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英国,“车让人”的规则被遵守得十分到位。如果行人需要过马路,可以先按路边的铃,这样指示灯很快就会变色以便让行人先过。车辆只要行驶到路口处,总会自然而然地减速,看到行人,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让道。所以,对他们而言,闯红灯并不是一件过于危险的事情。德国:“成本”过高,不敢闯红灯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他们把严谨也带到了遵守交通规则上,即使周围没有任何车辆,行人也会在信号灯前规规矩矩地等待绿灯亮起。德国人之所以如此遵守交通规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德国的交通安全教育系统中,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自幼儿园起,德国*府就开始了交通安全教育固定课程。当然,德国人闯红灯后也会面临严重后果。在德国,闯红灯会与个人信用直接挂钩,这意味着假如闯了红灯,别人进行消费行为时可以分期付款、延期支付,可以向银行申请较长时间的贷款,闯红灯者却不可以。同时,在贷款利率方面,闯红灯者也远比其他人高。在德国人看来,闯红灯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随时不保,自然也无从谈及信用了。看了辣么多,其实,从别国学习一些如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方法才是我们观察“外国式过马路”的目的所在。

如今,

我们也越来越重视行人交通规则的遵守。

拒绝闯红灯,不仅是对社会秩序的保护,

也是对生命的敬重。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综合乐读网、新京报、中国文化传媒网

编辑:张正昕、孟灵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外的人也会闯红灯吗老外的马路文化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