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开设华夏本土起源概论第三篇城国与城邦
第八章汤家岗八角星的文化分析揭示:眉眼纹、蝴蝶妈妈、王母与蚩尤均在汤家岗
文
*饮冰
提示:
一、汤家岗八角星上的文化符号
1、汤家岗八角星图(1类)
2、汤家岗八角星图(2类)
3、汤家岗八角星图(3类)
几字纹即母。
*纹即王
蝴蝶纹即蝴蝶妈妈
蚩尤角纹即蚩尤
二、在汤家岗时期,南方女娲演化成了汤家岗的至高祖神蝴蝶妈妈和至高帝君王母
三、蚩尤氏族起源于汤家岗古国,蚩尤与楚之先“媸酓”没有关系
四、眼睛崇拜的起源:关于眉眼纹和人面中的人眼与天文观测和远距离远测工具的发明
1.眼睛崇拜在考古中的表现
2、为什么在距今年前,人的眼睛处于突出的地位呢?我想可能与这个时候古人重视天文观测有关
3、距今年前,古人可能已经发明了观测工具“望远镜”
4、考古中出现的“人眼突出”造型,绝不是一种病态的记录或者是外来人种或者外星人进入地球的证据。而是远古人延伸人的视力的强烈愿望在远古艺术中的表现
5.汤家岗八角星眉眼纹的传承:大禹的标志,“禹”和“蜀”的造字来源
我已经对汤家岗八角星进行了数理分析。以前也对汤家岗八角星的文化内涵有过分析。以前的结论是,汤家岗八角星是城市建设图纸,这是一个外圆内方的城市布局图。这个结论的依据,就是汤家岗遗址是最早的“环壕+堆筑(不是夯筑)土围”;汤家岗八角星的方向感特别强,八方感十分正,是远古人明辨方向的罗盘。这个结论的依据,就是汤家岗八角星4个90°直角给人的强烈感觉;以下是汤家岗八角星图,很明显这些图很像是刺绣图。我对汤家岗文化族徽进行数理分析,就是依据的图(2)。
汤家岗八角星,当然可以看做是远古族群的族徽或者国徽了。今天就从族徽(国徽)的角度,对其进行文化分析。其实以前都说过,以前都是散论,现在集中地一个一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一、汤家岗八角星上的文化符号
汤家岗文化八角星,实际上有三类图案。可能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徽章标志的原因造成的吧!
1、汤家岗八角星图(1类)
汤家岗文化八角星(1类1型)(吴心源翻拍)
汤家岗文化八角星(1类2型)
这个图,我猜想是汤家岗文化早期的八角星图。有数理的意思,但是数理还没有规律性。这个图应该是在高庙文化八角星图的基础上初步演变而来。
图(1类)的建构:内部是“十”;“十”之外是“正方形”;“正四边形”之外是八角星;八角星之外是“内圆”;“内圆”外是“九”段由“环”组成的长度不一的“环”片段;九段“环”片段之外又是中圆,中圆外是六组由“S”组成的长度不一的“S”片段。
(1)四向八角、两角同向、且四向是垂直关系。这就是与高庙八角星不同之初始点。
(2)从历法角度看,正四边形和外八角形表达的是“四时八节”历。这是对高庙文化八角星历法内涵的继承。
(3)内部的“十”字是新增加的文化符号,是十字蝴蝶结纹,是城市建设中心定位的标志。八角也可以看成是四个“M”,就是四座山,也可以是城池的设立吊桥之四门的标志。M实际上很像古代城门吊桥架子的标志。
这个图,有表达数的意思。它的作用,是四时八节历图、方向定位图(罗盘)和城市建设模拟图的作用。
2、汤家岗八角星图(2类)
汤家岗文化八角星(2类)(原图由吴心源翻拍,标记是*饮冰所写)
这个图的数理关系很明确,我已经专门著文进行过数理分析,见《汤家岗文化八角星之数理分析:汤家岗文化不是伏羲文化,是在高庙文化和大溪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上的新文化——西王母文化》一文。
进行文化分析,就必须有定义。在上图上,对于分离出的文化符号,我已经进行了定义,如图上(2类)我做的文字说明。
(1)中心区域的“蝴蝶结纹”。
(2)分布于“蝴蝶结纹”四面的是4个“眉眼纹”,
(3)处于八角星八个外角内的8个“几字纹”。
(4)这几个文化元素,在高庙八角星上没有,在大溪文化中也不见。我所谓汤家岗文化之新,是新文化,立论的依据也在此。汤家岗文化,有别于大溪文化,也有别于高庙文化和后高庙文化,是源自高庙文化、处于大溪文化和后高庙文化包围中的独立文化,所以汤家岗文化是新文化。
3、汤家岗八角星图(3类)
汤家岗八角星(3类)(原图由吴心源翻拍,标记是*饮冰所写)
汤家岗八角星图(3类),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族徽或国徽了。图(3类)的构图基本诸元素均脱胎于图(1类)图(2类),但明确表达的是族徽或国徽的意思。
汤家岗八角星(3类)有以下文化内涵,在图(3类)上我也做了说明:
汤家岗八角星几字纹
几字纹即母。几字纹,实际就是一个文字“几”。“几”表达的意思有“风”、“凤”“凡”,更重要的是,“几”还是“怀身大肚”的孕妇,即“母”。(注明:此结论是与苗家学者吴心源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