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分析
TUhjnbcbe - 2021/12/26 16:04:00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等相关*策的稳步推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迎来绝佳时机。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明确支持中医药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构建,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截止到年12月,中国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近4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推出20多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多种中药产品,建设50余家中医药对外交流示范基地。中医药文化是指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思维模式、健康理念和诊疗、养生等行为方式,是中医药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文化品牌。随着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比如,中西方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医被贴上了“伪科学”的标签,难以得到西方主流国家的认同;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仍以*府主导的官宣为主,缺乏“以受众为中心准确定位”的传播模式。因此,本研究基于语料库文本挖掘,考察中医药文化在当代英语网络新闻媒体中的传播现状,从受众视角剖析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接受状况,探索切实可行的传播策略,为我国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提供参照。

01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现状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方兴未艾。以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样本,我们将检索篇名或关键词设为“中医药+海外传播”“中医药+国际化”,检索时间截止到年6月30日,搜索出篇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分类梳理发现,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聚焦于四个方面:一是海外传播策略与途径,包括设立中医孔子学院、开展国际合作、网媒宣传、人才培养与输出、个体行医与中医药本土化等;二是海外传播内涵研究,如中医药观念、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中医药的本质与特色;三是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例如,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形式和传播体系问题;四是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中医药文化传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升温,海外多国和国际组织主动向中国寻求抗疫援助,期望与中国共享中医药救治方案,分享抗疫成果。不少学者认为,我们当以抗击疫情为契机,进一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让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医药或可在此时顺势大步走出国门,在战“疫”中增进中医药学的国际认知和认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进程。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中医药文化传播有积极作用。然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当前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以我为主”的色彩过于浓重,缺乏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和策略。因此,如何应对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舆情,为中医药文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当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课题。

02

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现状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致力于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它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观察话语,揭示话语实践是如何被社会现实所塑就,同时又对社会现实产生怎样的影响,重视语境在话语产生、传播中的作用,着力分析话语中的权力结构与意识形态。为了加强批评话语分析的科学性和实证性,语言学家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引入批评话语分析,产生了“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技术和批评话语分析的互补性和兼容性使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再现话语全貌成为可能,不仅能清晰明了展示话语中的语义现象,还能揭示出乎研究者预料之外的文本隐含内容。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主题词、词频、检索行、搭配词分析等等。媒介的新闻报道属于社会公共话语,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在建构社会现实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进展迅猛,许多学者做了关于媒介对难民、移民、恐怖主义、全球化、家庭角色、低碳经济、中国梦、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经济形象、中国女性形象、儒学等专题的话语建构研究。总体来看,语料库批评话语研究方兴未艾,呈现跨学科、多学科发展势态,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技术处理日益完善。不过,国内语料库批评话语研究还有不少亟待改进之处:一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