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构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担当”的期货行业文化,为期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凝聚精神动力,在中国证监会的推动和指导下,中国期货业协会研究制定了《期货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经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
特此通知。
中国期货业协会
年9月30日
附件:
期货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纲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构筑一个国家精神、价值和力量的动力,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强盛,不能缺少文化这一生产力。为持续培育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支柱,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期货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和“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构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担当”的期货行业文化,把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融合到资本市场促进要素流动、提高配置效率的决定性作用中去,为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贡献“期货力量”。现制订工作纲要如下:一、期货行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决策部署,凝聚行业共识,发挥市场功能,以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期货行业文化建设,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内涵
合规是立身之本。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坚持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底线,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通过依法合规经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诚信是价值取向。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以客户为中心,遵守契约精神、履行信义义务,打造诚信经营的优质品牌。
专业是发展之道。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树立追求“高精尖”的志向,提高专业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复杂的风险管理需求。
稳健是长效保障。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注意金融创新和业务拓展的边界,把握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实现业务发展和管理能力相匹配,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担当是责任所在。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立足期货市场功能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切实担负起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重任。
(三)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统一行业理念和共识,发挥期货经营机构排头兵的角色,将文化建设纳入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范畴,将文化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考虑。改进和完善公司各项内部制度使之符合行业文化内涵要求,在遵循行业文化主旋律、主基调基础上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公司文化。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警示和教育一批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的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通过多种手段,完成文化建设效果监督与评价体系建设,夯实文化建设阶段性效果,推动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
远期目标:让行业文化在经营机构扎根,始终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积累行业文化建设经验和成果,继续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和期货市场新时期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规划和举措。行业文化要成为期货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业务发展与行业文化的自然契合,促进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共同构建良好的期货行业文化生态,全面提升期货经营机构与从业人员的社会形象和专业声誉,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期货市场秩序,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期货行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充分调动各方参与行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各方践行行业文化的自觉性,共同构建良好的期货行业文化。期货经营机构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将行业文化融入业务发展中去。自律组织要认真履行指挥职责,推动行业文化建设“一盘棋”格局形成。
(一)倡导践行信义义务。诚实守信是行事的基础。恪守信义义务,要求深刻理解、深入实践审慎义务和忠实义务。落实审慎义务,要求符合客户的最佳利益,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做到穿透调查,明确客户目标,提供合理策略,履行监控义务;落实忠实义务要求确保客户利益至上,率先做好告知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实、利益冲突、或有事项、潜在风险等充分、公平地披露,并征得客户知情同意。
(二)坚守廉洁从业底线。依照《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的要求,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禁牟取不正当利益或直接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落实《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明确经营机构及从业人员廉洁从业的专项要求,促进期货行业廉洁从业自律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为主线,丰富期货期权品种体系,灵活运用套期保值、场外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推广“保险+期货”模式,鼓励广大涉农主体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生产经营风险,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提升内控合规水平。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担当”融入经营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全过程。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把合规要求纳入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各个环节。完善多业务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强化合规风控队伍建设及履职保障,充分发挥合规、风控等部门的监督制衡作用。加强对分支机构管控,健全授权清晰、执行有效、监督严密、反馈及时的内控机制。
(五)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做好经济福利激励、绩效考核激励和价值满足激励,建立合理报酬分配机制,妥善平衡业务发展和合规风控的矛盾。在条件允许前提下,通过激励奖金递延发放、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配计划等方式,优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聚集人才力量,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科学实施短期激励,避免过度激励,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加强正向引导,设立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对职业道德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员工予以奖励。
(六)狠抓关键核心岗位。在期货经营机构内部形成对董监高和关键人员的约束机制,以制度为保障,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以及外部信息披露与监督的作用,严禁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尤其是关键核心岗位的日常化监管,强化责任追究,避免监管套利。
(七)构建专业人才队伍。要提升衍生品定价、估值等专业能力,发挥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运用数字化科技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教育,定期举行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关键岗位员工定制个性化学习内容,及时掌握相关领域最新知识与技能,培养一批行业行家、专家。加强期货行业专业人才后备梯队的培养。将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与专业能力紧密结合,切实掌握好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期货与现货的实际情况与专业知识,提升全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工匠精神。
(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恪守职业操守,严守道德底线。在行业培训计划中增加法律法规、道德自律、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内容;在从业资格考试、高管任职资质测试中增加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点,提高分数比重,从执业准入源头培养从业人员的道德意识。
(九)发挥正面宣传作用。定期对文化建设先进经营机构和个人进行评选,并通过金融行业相关媒体以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