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有自由的地方,处处是光芒
先声明一下,笔者只是作为旁观者论述和对比分析,亦即既不支持也不赞成、既不同意亦不反对饭圈文化和女权文化的理论、内容以及具体行为。本文仅作理论分析,不代表笔者支持或反对饭圈文化和女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并且,本文讨论的是文化,即广泛穿插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默认的思考模式。随着物质的丰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两种文化已然进入我们的生活,一个是饭圈文化,一个是女权文化。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两种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咱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饭圈文化。饭圈文化的基础是什么?它必须有一个供粉丝喜欢的对象。而这个喜欢的对象必须具备的特征:超级美或者超级帅。美是相对女人而言,而帅是相对男人而言。什么样子是美或帅的,美或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是饭圈群体给出标准并最终判断,而不是由其它群体给出定义或标准。所以一旦某个明星被饭圈群体确定为美或者帅的典型人物,那么饭圈立即形成。饭圈文化由此产生。什么是女权文化?女权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简单来说,四个字,就是在受泛女权文化影响的人(以下简称女权文化人)看来“男人不行”。注意了,此处男人不管本质上行不行,或者事实上行不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人不行”是女权文化的基础。“男人不行”是被女权文化人默认的观点。持什么观点才是受女权文化影响的人,或者被归为女权文化的支持者,基本的一点,“反对厌女文化”等。注意,本文探讨的女权文化与女权(平权)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女权文化并不等于传统意义的平权文化。基于“男人不行”的观点上达成一致后,即自然而然形成女权文化群体。这个群体同饭圈文化一样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极有可能,今天还是饭圈的人,明天可能就脱粉了。今天还在说“男人不行”,明天可能已经找到一个好男人告别女权文化了。接下来分析二者的行为模式的异同。饭圈文化是分级别的,也就是说饭圈虽然去中心化,但是却分成了很多类别,主要以“饭”的深度分级,“饭”的越深,级别越高。其中会有粉丝对于“明星”,即使明星做出了不太靠谱不符合正常行为模式的事情以后,仍然不肯脱圈,仍然一如既往的站在饭圈一边。一旦形成饭圈文化,那么为饭圈付费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比如明星代言的商品会购买,明星的穿着会去效仿,将明星的言论奉为真理并取代自己原有的观点。可以说,是让自己无限接近明星本人,要么变成明星一样的人,要么成为明星喜欢的人。不管是哪一类,饭圈中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在精神和物质上去和明星成为一体。而对于非明星所关照的事情,则是不闻不问,不感兴趣,或者一无所知。一般来说,明星是饭圈成员的精神依托和行为参照对象。女权文化。女权文化主要表达在反对父权,反对家暴,反对性骚扰等等为代表的文化形态。女权文化通常为了获得最终的结果,而采取极端的方法以获得成功。其中,难免给人一种制造“性别对立”的观感。由于女权文化群体成员并没有统一路径,于是,女权文化的行为模式,和饭圈文化一样亦有程度的不同。比如反对家暴的问题上,有人主张不结婚,有人主张财产权,有人主张子女的赋姓权,有人主张仅反对家暴,有人主张男女家庭地位一致,比如都可以出去工作都应该承担家务等等。由此可以看见,女权文化人内部观点并不统一,其中观点极端的往往会引起其他群体的非议,比如持“不结婚”观点的人。注意,女权文化人并不会去干涉所有的公众行为,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