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01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
附件:
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遴选工作方案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将共同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重在基层,分类推进”的原则,在全国遴选推介一批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具有创新价值、服务城乡基层、群众认可度高的高质量发展案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引导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新风尚。
二、工作机制
(一)遴选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组织实施,负责制定遴选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遴选各环节工作。
(二)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部门和宣传、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推荐本地区优秀典型案例,对基层创新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县级人民*府是申报典型案例的主体,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瞻性、方向性问题进行制度设计,实施项目抓手,总结有示范价值的创新性做法,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
三、案例要求
(一)案例主题类别及内容
1.制度建设类
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或专项规划、行动计划等*策文件,对当地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制度安排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发展格局;或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均等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健全中国特色法人治理结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等单项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具有示范价值的成果。
2.文化空间类
按照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元、特色鲜明的要求,突出“美”“好”“新”等特色,引领城乡文化空间建设,创新打造优质公共文化空间,包括基层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美丽乡村空间、商圈文化空间、跨界文化空间等,其建设和运营方式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3.全民艺术普及类
依托全民艺术节庆、公益艺术培训、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特殊群体服务、群众文艺精品创作、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艺术普及模式,组织管理水平完善,品牌项目活动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4.全民阅读类
在加强阅读内容引领、创新全民阅读活动方式、培育城乡阅读品牌、推动全民阅读社群建设、加强特殊群体阅读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当地群众对全民阅读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达到较高水平。
5.乡村文化建设类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推进乡村文化治理、“艺术乡村”建设、乡镇影院建设、乡村民俗节庆等活动开展、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艺团队建设、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与成效。
6.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类
在公共文化机构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建设、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全民阅读数字化服务、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数字文化品牌打造、数字文化新媒体运营等方面作出创新探索,在数字化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服务应用、业态拓展等方面形成典型经验。
7.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类
在*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文化志愿服务、培育和管理文化类社会组织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经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8.其他类
除上述7个方面的案例外,其他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传播手段创新等方面的案例,均可参与遴选。
(二)基本要求
1.申报主体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群众满意度高。
2.所报项目可围绕一个主题类别总结提炼经验做法进行申报,也可聚焦某一类别中单项制度、单项工作、单项品牌活动等进行申报。
3.当地*委*府对所报项目高度重视,并给予一定*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4.当地文化和旅游领域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或安全事故。
5.申报材料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经验总结等,案例标题醒目、内容真实、主题突出、特点鲜明、语言生动,字数原则上不超过字,另附照片5张(单张大小1M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通知部署阶段(年9月)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研究确定案例遴选标准,制定遴选工作方案,联合印发遴选通知,向各地部署遴选工作。
(二)培育推荐阶段(年10月—年6月)
各申报主体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公共发〔〕21号)、“十四五”相关规划和遴选通知要求,培育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按程序进行申报。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部门会同宣传、发展改革部门,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指导和支持,并对本地区申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推荐不超过7个案例至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项目进行支持。
(三)专家评审阶段(年7月—9月)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根据各地推荐情况,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各地申报案例进行分类评议,确定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对部分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核查。
(四)宣传推广阶段(年10月—12月)
请入选案例申报单位提交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补充材料,汇编出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供相关部门、地方和单位学习交流。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要会议和重点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会同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联合发布案例汇编,进行案例文字和图片展览。在有关媒体宣传推广典型案例,重点包括案例评选结果发布、案例汇编及典型案例专题宣传、专家学者点评等。
向下滑动查看
资料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江苏
01
10月14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文旅深度融合市场加快复苏游客安全感、满足感双提升——年国庆假期江苏省游客满意度调查解读》。经测评,国庆期间全省游客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4.06分,继续保持在“满意”水平,同比小幅提升0.12分。
全省受南京、扬州疫情影响,暑期旅游需求未得到全面释放,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国庆节七天长假成为全省文旅业重启的窗口期,广大群众“补偿式”出游意愿强烈。省文旅厅出台“苏八条”*策,为国庆假期提供助力保障。在周边游、短线游需求呈现高频化、碎片化、品质化发展的趋势下,各设区市文旅部门推出节庆会展活动、当季旅游线路,并出台各种优惠措施,激发市民游客出游消费意愿。各类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节庆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安全保障、疫情防控、景区管理等工作更加精细,游客安全感和满足感得到双重提升。
经测评,国庆期间全省游客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4.06分,继续保持在“满意”水平,同比小幅提升0.12分。
(一)五市达到“满意度高”水平,创新旅游产品获游客点赞
全省游客满意度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苏州(86.27分)、无锡(86.16分)、南京(86.09分)、常州(85.61分)和扬州(85.23分),均达到“满意度高”水平。其余8个设区市游客满意度处于“满意”水平。
苏南五市满意度平均水平为85.30分。各地在节日期间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夜间文旅活动频频上新,促进夜间文旅消费潜力释放,沉浸式演出、非遗展演等旅游新产品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加新奇、独特的出游体验。苏中三市满意度平均水平为83.46分,苏北五市满意度平均水平为82.86分。其中,连云港和盐城两市的游客满意度水平较去年同期上涨明显,分别上涨0.87分和0.99分。连云港在节日期间推出“国人游港城”“游大圣故里品西游文化”旅游消费券发放等惠民措施,激发游客到港旅游意愿与热情。盐城在文旅品牌形象推广、景区吸引力提升、文旅融合方面表现抢眼,荷兰花海景区文旅融合标杆性产品《只有爱·戏剧幻城》恢复上演,赢得游客较高评价。
(二)运博会预热假期氛围,“水韵江苏”品牌宣传深入人心
全省各地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为契机,如火如荼开展文旅品牌形象推广活动,全省旅游宣传满意度达到87.25分。运博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贯穿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流程,展现非遗活态场景,让海内外游客在运河中领略“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同时,各地文旅部门在疫后充分利用重点客源地高铁站等重点场所以及新浪、腾讯、抖音等媒体媒介渠道,加大对全省文旅资源的宣传推介,扩大文旅品牌吸引力,赢得游客认可。
(三)文旅消费惠民举措丰富,新业态新、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省文旅厅出台“苏八条”*策,为国庆假期提供助力保障,鼓励各地区探索发放文化旅游服务消费券,出台门票优惠等惠民*策,激发游客假期出游和消费意愿,全省旅游产品服务满意度达到85.03分。乡村旅游持续上新,26条秋季特色“乡村游”线路发布,涵盖古韵、山水、田园、赏花、美食、红色、养生、亲子等热门旅游主题。南京熙南里街区的鱼龙巷创意街区、惠山古镇的国庆夜游活动、苏州同里的“繁华吴江夜,ZUI美夜同里”等夜游新项目和新产品上线,进一步挖掘夜间消费潜力。文博场馆专题展陈、红色教育主题活动、非遗文化展示展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凝聚的历史,永恒的初心”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红色雕塑展》、常州博物馆的“寻找那一抹红”拍照打卡等,红色旅游和*史学习教育活动让游客真切感受历史的温度。
(四)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戏曲文艺赢得游客青睐
全省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日益丰富,文旅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演艺节目得分较高,为85.26分和84.93分。苏州举办昆曲艺术节,演出与演播并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演播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常州青果巷古运河书场的沉浸式曲艺表演,南通新版话剧《张骞传》、连云港海州区的《嫦娥奔月》《水调歌头》、盐城盐渎古镇的《盐渎往事》等沉浸式演出陆续上线,给游客带来文旅融合新体验。
(五)数字防疫保障游客安全舒心出游,安全保障疫情防控落实到位
国庆期间,全省旅游市场安全稳定,有序发展,安全保障满意度为84.21分,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0.1分。结合长假出游特点,各设区市全面加强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工作,落细落实各项措施,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各大文旅场所依托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大智慧出游技术手段运用,创新上线前置核验“苏康码”、多码合一查验等功能,用数字科技助力防疫工作开展,在保障游客安全舒心出游的同时,减少游客排队等候时间成本,为游客营造安全、高效的出游环境,获得游客好评。
向下滑动查看
资料来源: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02
近日,省*府办公厅发布《江苏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提出围绕“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水平合作、高品质服务”五大重点任务,实施八大工程,将我省打造成为“五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样板区、知识产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知识产权开放协作标杆区、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试验区,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未来五年江苏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蓝图。
资料来源:中国江苏网
南京
01
近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南京市年国庆*金周文化旅游市场综述》。年国庆*金周期间,全市以晴热天气为主,全市文旅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假日工作部署,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与保障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两手抓,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促进文旅市场有序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主要特征:全市文旅市场质效提升,旅游形象恢复良好。红色旅游热度高涨,新晋景区成为新热、夜间旅游精彩吸睛、乡村旅游依然红火,文旅融合盛宴精彩绝伦,惠民活动形式多样。初步统计测算,在全市文旅场所限流50%的条件下,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仍然达到.01万人次,与年同比下降5.13%①,恢复至年的73.4%;实现旅游收入83.55亿元,与年同比增长2.23%,恢复至年的75.0%。
纳入统计的旅游景区②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其中,七大直报的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总统府、雨花台、牛首山、大报恩寺景区由于限流50%,累计接待游客.04万人次,与年同比下降22.89%;三大新增直报的红山森林动物园、江苏园博园、华侨城欢乐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02万人次。
乡村旅游受远途旅游意愿谨慎因素影响,成为假日旅游首选之一,纳入监测的62个乡村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与年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八大日报乡村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29.3万人次,与年同比持平,较年增长23.1%。
假日期间,众多景区、活动登上国家媒体及相关互联网平台,有力促进城市旅游形象修复。为祖国庆生创意十足,#南京多个小区阳台国旗飘扬#登上微博话题热搜榜,全网阅读量过亿,被学习强国首页推荐;南京奥体中心无人机编队组成五星红旗等12个造型喜迎国庆节,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金周公众“补偿式”出游意愿强烈,南京在国庆出游意愿榜单中排名第二(途牛旅游网),并成功入选国庆假期游客过夜热门城市前十(同程旅行)。10月4日晚,江北新区长城村进入央视新闻频道《多彩假日享受欢乐时光》专题报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