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打造文化追求内心的宁静
TUhjnbcbe - 2021/9/21 19:22:00
白癜风图像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90092.html

转自《价值》,著者: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打造文化:追求内心的宁静

在实践层面,有许多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创业者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其内部文化也大相径庭。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是重中之重,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创业者本身,既大于商业模式,大于某一产品或服务,某种程度上也大于团队。可以说,让许多创业者最欣慰的可能不是流行一时的产品,可能不是他们带领的团队,而是与创业伙伴们一起营造出来的企业文化。流程可以完善、产品可以迭代,这些都可以不断改进,唯有企业文化必须在创业一开始时就建立起来,不能出问题,也无法推倒重来。

多年实践经历告诉我,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应该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应该是时刻提心吊胆、视身边人为对手,更不应该推崇靠少数几个人包打天下。能够持续疯狂地创造价值的企业,应该从所处的阶段、所在的行业、所服务的客户、所构建的产品、所搭建的团队中,提炼出相得益彰的文化。

在高瓴的创业过程中,我们先是提出学院派理念,其实质是持续追求真理的热忱、磨炼方法论的坚持以及务实解决问题的稳健。后来,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我们又提出运动队文化,其实质是团结和追求卓越。一旦拥有了好的文化,就能够建立文化打造组织、组织激励斗志、斗志促进生意的良性循环,这是不断进化的起点。

坚持追求真理

高瓴自诞生以来,始终强调研究驱动,坚持探究事物的第一性原理,推崇理性的好奇、诚实和独立,学院派风格是和价值投资一脉相承的。这也就是说,学院派风格并非适用于每一家创业公司,创业公司的文化应该是和自身的业务模式相匹配的。但是坚持追求真理,坚持将问题研究清楚,坚持按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则适用于许多创业公司。

坚持追求真理往往能够鼓励每一名员工主动思考,用第一性原理去想事情的本质,以及应该怎样开展工作、有没有更有效率的方式。同时,追求真理而不是别的目标,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治、内部关系这些干扰项,使得员工可以保持开放的心态,提出更多的建议,进行更多的反思,营造一个更少内部博弈、更多团队协作的氛围。在此基础上,把追求真理当作一项长期承诺,将一个人的智慧、精力和激情投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这样的文化能够保证企业不走捷径,不会错失真正的好机会。

敢拼想赢不怕输

相对于学院派风格,我觉得运动队文化可能适用于更多的创业公司。许多人说,最好的团建就是带领团队打胜仗。而且,运动队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延伸。拥有运动队文化的公司具有以下四种特质。

第一,有运动员的运动精神和拼搏态度,敢拼想赢不怕输。运动本身就是竞争,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同时,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能赢,也不怕输,打仗就要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失败后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自信开放,敢于向竞争对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专注于比赛本身,千万不要伤害对手。

第二,有运动队的协作精神,有同理心,相信团队是取胜的基石。在卓越的组织中,合作不是“1+1=2”,而是每个人能够理解同事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决策的根据以及采取行动的原因,以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思维去判断自己该做些什么,然后根据需要承担更多或者放弃更多,能够及时补位。当你的合作伙伴因某种原因只能承担30%时,你可以承担70%,当他退缩30%时,你能够承担%。这就像在一场足球赛中,在前锋最终射门得分前,有许多次看似无效的穿插跑位,但整个足球队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长期循环下去,凡是付出更多的人,收获也会更多,这是一个动态增长的过程。

第三,可以做陪练,又不甘于一直做陪练。一家企业就像一支篮球队,场上的球员“拼命发挥”,帮助整个团队赢球;场下的板凳队员既做好充足的准备随时可以上场,又能够为场上的球员鼓掌加油。

第四,用成绩说话。不允许任何人有特权,不要认为在公司工作年限长,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享受公司收益,每个人获得的回报全凭对组织做出的贡献和价值。即使是新人,只要有信念,努力工作,做大家认可的事情,就会得到褒奖。

坦诚沟通和交流

无论是学院派风格还是运动队文化,一种好的创业企业文化,不仅仅强调员工个体和团队的积极向上,关键还在于建立一套透明的规则,提倡基于同样的价值观、同一套话语体系的坦诚沟通和交流,建立最直接、最高效的反馈机制,保持信息通畅。“有话直说”,不要因为委婉的表达而浪费大家的时间。委婉的害处是你以为我懂了,我也以为你懂了,但实际双方没有真正理解对方表达的要点。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更好。最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语言体系或者表达方式的差异,同事之间产生误解甚至积怨,或者是表达时像说寓言故事一样,让大家去猜去想。透明的沟通文化和高效的反馈机制,是节省大家时间、提高效率的最佳选择。

一家创业企业的文化,应该来源于对商业规则的理解。许多人在个体利益最大化和利他主义的两极之间摇摆,但最终应该相信道德的力量。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最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就是:第一,眼睛紧盯着矛盾,而不是在更大的格局上思考问题;第二,高压文化,团队成员不协作;第三,不仅不协作,内部还互相拆台,导致组织涣散,没有凝聚力。

在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创业组织中,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最优的答案。长远利益和团队至上不仅对组织是最好的,对组织里的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长期来看,围绕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动态均衡地高效协作,是一种带来内心宁静的配合方式。我们在投资上坚持反博弈,摒弃零和游戏,在推崇的创业企业文化上,依然持相同的选择。

转自《价值》,著者: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造文化追求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