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匀《青庐书房》专栏·第4期
5月16日下午,由共青团青岛市委、山东青庐会、嘉木美术馆联合举办,鲁商·蓝岸丽舍特别赞助的“家国天下与东西南北,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第期青庐读书会在望海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读书邀请了著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脉动中国》作者许纪霖,带领山东企业家们一起读历史,知未来。
什么是“时间中国”?
什么是“空间中国”?
谁最后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经济中心和*治中心为什么不同步?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第期青庐读书会
《脉动中国》这本书一定可以给你更好的诠释。家国天下,是中国人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核心意识。那么何为中国?何为天下?何为中华民族?为什么了解了中国文化中“东”与“西”、“南”与“北”的关系,就洞晓了中国文化的大格局呢?1
时间中国:一个文明共同体
何为中国?这个问题放在今天可能都不算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有明确人口、疆域、主权的民族国家。但是,在古代中国并不存在。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根据版图或者民族来定义的,而是根据文明来定义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是那些特定的思想结构和制度结构构成的文明共同体。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直到清末,梁启超受欧洲人的启发,才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那在古代中国,这些问题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又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于是就有了“天下”这一概念。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天下"既是一个价值体,是值得追求的普世文明秩序;又是一个权力体,是以中原为中心的、等级化的天下秩序,也就是大一统的秩序。王朝只是中国的肉身,文明才是中国的灵*。“时间中国"是贯穿历代王朝的文明共同体。总而言之,古下没有疆域明确的“中国”这个溉念,只有“王朝”和“天下”。“天下"是以中原为中心的普世文明,是一种理想普遍秩序。“中国”从时间角度来说,就是贯穿历朝历代背后的一条文明的线。2
空间中国:一个多元复合体
古代中国是一个贯穿了各朝各代的文明共同体,这是从时间脉络来看的,但从空间来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在大部分的历史时期,在有的中国版图上,经常同时存在好几个*权,比如南宋的时候,就有宋朝和金朝两个*权对峙。当同时期并峙的*权,谁能来代表中国呢?——正统王朝。什么叫“正统王朝”?“时间中国”是贯穿历代王朝的文明共同体,可以把这个文明共同体视为中国灵*,但它毕竟还需要肉身。这个肉身就是正统王朝。从*事角度来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是正统。有句成语叫“逐鹿中原”,凡是想统一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正统王朝的,都首先要打下中原、统治中原。这个“中原”是文化意义上的,是代表中华文明。“空间中国”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是多种文化、多个*权并存的空间复合体,它们共同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国。一个*权是否合法,是否正统,不是看血统、看它属于哪个民族,而是看它能不能代表中华文明。3
东与西:谁最后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
中国的核心问题,一是东与西,二是南与北。只有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东与西”和“南与北”的关系,才能真正懂得“何为中国”。讲到“东与西”,要从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说起。就是黑河腾冲线。这条线是中国东西部分界线,是20世纪30年代由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来的,也叫“胡焕庸线”。胡焕庸教授提出的黑河一腾冲线,是东部农耕区与西部游牧区之间最重要的分界线。历代农耕民族的中原*权,其稳定的疆域一般不超过这条农牧业分界线。汉族这个农耕民族也不具备统一中国的能力。中国农耕区的统一的确是由汉族完成的,但是农耕区和有牧区的完全统一,却不是由汉族,而是由游牧民族实现的。游牧民统一中国不稀奇,但是他们能治理吗?能!清朝,从努尔哈赤建国到辛亥革命灭亡,将近年的历史,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最长命的一个朝代之一,而且成功将农耕区与游牧区整合在一个国家之中。那清朝治理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清朝*权学习了汉族的智慧,儒、法、道兼用来治理天下;除此之外,还在多民族的帝国内部创造了双元的*教制度,真正将东部的农耕区和西部的游牧区纳入治内,建立了一统中国的大业。4
南与北:经济中心和*治中心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问题,一是“东西”,二是“南北"。东西是胡汉文化的冲突,魏晋之后,东西关系转化为南北问题的一部分。中国的北方是农耕一游牧文明复合体,南方是农耕一海洋文明的复合体。虽然隋唐之后中国的经济与文化重心在南方,但*治中心始终在北方。这三种文明的互动,构成了历史上南北关系的复杂性,也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在古代,通常都是北方征服南方,而到了近代,形势倒过来,南方战胜了北方,但最后又被新的北方文明所主导。理解了历史上的南北关系,也就明白了“何为中国”。5
中国文化的未来在哪里?
中西文化一旦遭遇,就是互相改造,内化对方。它们将是互为体用,它们的融合就像是调制鸡尾酒的过程。一个好的调酒师,心中不会有好酒与坏酒的偏见,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搭配好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就是一杯好的鸡尾酒;搭配错了,你就咽下一杯苦酒吧。中国文化的未来,一定不是宿命的,一切取决于我们的调酒水平,一切取决于我们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传统不是过去,而是今天对过去的理解。时代变了,对传统的理解也在改变。每个时代都需要重新解释传统。传统并不是古代的东西,而是古代留下来的、留在我们血脉里的东西。青庐会作为立足山东的企业家首选学习平台,坚持以读书为链接入口,8年以来,青庐会已经凝聚余位本地优秀企业家,成为深具影响力的山东企业家学习成长平台。
再次感谢共青团青岛市委、嘉木美术馆和鲁商蓝·岸丽舍的大力支持,青庐读书会第期在青岛成功举办。
●成长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刷新你的时间管理体系,读这本书就够了!
●4大视角透视文案创作的秘密!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