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消费品的品牌和企业文化
TUhjnbcbe - 2021/8/14 1:58:00
前几天加入那个星球后,顺手把自己手上持有的公司搜了一下,搜到一篇关于地素时尚的交流纪要,让我对这家企业有了全新的理解,更喜欢这家企业了。先大概介绍下地素时尚,我认为这是中国女装品牌的龙头,各项经营指标都非常优秀:客单价-,毛利率75%,净利率28%;roe上市前在45-60%,上市后募集一笔钱降到25%;存货周转率行业最佳,管理费用率行业最佳,毛利率-销售费用率行业最佳;18年ipo募集16.8亿,已经分红8亿,净资产31.7亿,目前账上现金25亿,无有息负债,超轻资产运营,属于不缺钱只想上市的类型;现金流与利润对的上,赚的是现金而不是存货。目前行业已经连续几年不景气,对比下做烂了的拉夏贝尔,遭遇困境的歌力思,能在逆境中保持优秀,才能看出企业本色。这么牛的一个企业,是如何实现的?从交流纪要可以一探究竟:1暂时不考虑依靠店铺数量实现增长,主要精力做同店。地素拥有小部分忠实客群,不同于快时尚店,如果客群数没有上升,开店无效,因此先考虑把VIP人数做大,同店提升出现增长瓶颈后才会考虑开店。2去年三季度平均折扣率是9折,售罄率为80%。公司采用饥饿营销,由于产量不高,经常出现货品不足的情况,产品优先供应线下。年仍然不考虑参与双11,管理层认为双11有损品牌形象。双11前后线下店铺销量会遭遇损失,且消费者以后会越来越倾向于等待双11、双12、等促销日,不愿意去店铺原价购买。可以看出,这个企业非常注重品牌和经营质量,不注重扩张速度,不折腾,不消耗品牌和现金。在行业下行期,能以这种心态经营很可贵,专注稳健的塑造品牌和护城河。曾经有几年中国服装品牌很赚钱,后来快时尚进入中国,把中国品牌打的落花流水,很多品牌陷入困境或直接消失。然而这两年快时尚品牌因为盲目扩张陷入困境,口碑下滑,未来市场风口是否会回归到中国品牌,国潮爆发?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地素挟品牌优势扩张,立刻就能飞起来。消费品行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品牌和体验。如果为了一时的扩张,不停出昏招、乱折腾,把品牌消耗掉,整个企业就完蛋了。过去几年一直有种说法,苹果失去领先的创新能力,硬件水平被安卓系赶超,将会逐渐平庸化,失去溢价能力。然而几年过去了,无论三星华为怎么折腾,各种技术水平、产品创新如何厉害,跑分多么优秀,都拿苹果无可奈何,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巴菲特买入苹果,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后来慢慢理解了,苹果是现在全世界最牛的消费品企业,而不是科技企业。它能提供最好的系统、软件和综合体验,不折腾,不为了创新而创新。只要其他手机企业搞不出颠覆性的新产品,就无法颠覆苹果,无论它们的摄像头有多好,各种花式特效有多牛。苹果不参与企业间的撕b(华为、小米),这种行为会让品牌掉价,导致有追求的消费者跑的远远的。很多人把特斯拉和苹果做对比,我越来越觉得,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企业。苹果是一个很稳的企业,特斯拉则非常激进、爱折腾。前两天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合作,打算从宁德时代那购买磷酸铁锂电池,营销文案却把磷酸铁锂电池称为“无钴电池”,这操作够骚;特斯拉搞了一堆神叨叨的特粉,与迪粉行为风格非常相似,怼天怼地怼空气;疫情爆发后,特斯拉率先宣传自己的“生化模式”,其实就是HEPA空调滤芯,十几万的国产车都有;在中国汽车界被鄙视的拔河大赛,特斯拉皮卡玩上了;在营销上,喜欢与竞争对手正面开撕;在续航冬季衰减、充电速度上夸大宣传;销售风格非常狼性,在国产版价格公布前,诱骗消费者下进口版订单,这有点像卖保健品、卖保险的风格了,能忽悠一个是一个,导致多地消费者堵门拉条幅,上海有些本打算拉条幅的消费者,甚至被JC警告,被单位领导骂。暂时来看,这些骚操作都没什么问题,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对品牌的频繁折腾,总有一天会引发反噬。所以巴菲特、段永平都不看好特斯拉,段永平认为特斯拉的企业文化很糟糕。目前特斯拉在技术上处于领先优势,我认为这种领先并不稳固,一时的新鲜感可以带来销量爆发,新鲜感一旦过去,就会陷入困局。三季度和四季度,特斯拉美国销量连续下滑,跑输汽车行业大盘,其产品持续力不强。中国市场目前正处于新鲜感的上行期,然而新鲜感消逝之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特斯拉有没有能力让消费者安定下来?对此我很怀疑,特斯拉不是精致、善解人意的好老婆,而是风骚的妖艳女子,只能通过不断折腾新花样,给消费者带来新刺激,来吸引消费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费品的品牌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