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实证分析,及各类实证分析的比较
TUhjnbcbe - 2021/8/5 22:57:00
本文讨论第五种实证分析方法:文化实证分析,这是自实现的一种方法。同时,本文总结五种实证分析方法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最后指出,实证分析是检验真理的方法,但也有其不足之处:要看检验者的执行力强弱。一、文化实证分析这是《论语》所揭示的检验真理正确性的一种方法。近百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希望抛弃《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但现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本人,学习它、认可它,觉得它是个好东西,有用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论语》是被证实了的一种知识、一种真理。但这种证实与前面的几种方法下的证实完全不同。《论语》所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此,儒家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这是我们民族的选择。但一旦我们选择了它,它就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体系、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并被国人所认可。换句放说,《论语》的证实,是因为它塑造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一百年来的抛弃,仍然不能抛弃它。因此,有二点与前四种方法相区别。一是“我们认为《论语》是正确的,是有用的”的断言,是被《论语》所影响的:是因为我们接受了它,所以它是正确的。二是它的正确、它的有用,是指它的大多数结论被我们的大多数人所认可。西方人就没有那么认可它,近百年来成千上万的社会精英也想不认可它。企业文化亦如此。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它们差别可能很大,但可能都使企业成功了。如有的企业遵奉*事式管理,有的企业则强调员工之间的平等与自由。大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民主的一种文化。但同为大学,理工科大学与综合性大学亦有很大的不同。理工科大学更重控制、重运作,综合性大学则重个性的自由。但不管是哪一种,一旦你选择了,就受它的影响,即使是董事长、总经理,也会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往往是自我实现型的。个人受职业的影响亦如此。我当初选择在管理科学系从事运营管理,可能有我的性格的作用。但一旦我选择了运营管理,我就深受它的影响:比较规矩、实事求是、少发挥。在企业从事运营管理的人,也是如此。比较一下从事运营管理与从事营销的MBA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很大不同。所以,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所适应的文化。你一旦选择了这一种职业,随着时间的增长,你的性格就会适应它,进而得到强化。例如演员,需要有一种要哭就立即哭、要笑就立即笑、要爱就立即爱的本领。慢慢的,他们在生活中亦如是。二、各类实证分析的比较我们讨论了五种实证分析方法:科学实证分析、文学实证分析、事件实证分析、历史实证分析、文化实证分析,它们是互不相同的。下面尝试作一总结,来讨论它们的本质与区别。科学实证分析,所需数据是在同一时间层面上取得的,关于某一个局部区域的数据,并用统计方法证实的。与其余各类实证分析相比,其特点是数据、统计方法。同时,这也是其欠缺之处,因为更大量的事实是不能用数据来表示的。汪寿阳教授在20年前提出的TEI

I方法,在拓展它。大数据时代促进了它的使用,并且更多的人在努力拓展它。文学实证分析,历举若干名人名言、名企名行,他们都是这样的。与科学实证分析相比,有事实,但此类事实难以用数据去描述,于是也就难以用统计方法。事件实证分析,是由一系列的事件证实了它,或者它的某一个部分。随着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此项理论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真理。其特点之一是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是有时间先后的,是谓“一系列”、序贯的。历史实证分析,是在不同的时刻,均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或者为大量的人所相信。常说,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人民群众信任它,这样,就称之为历史实证分析。它的结论往往有普遍意义,但被历史证实的理论,也就更困难、从而更少了。文化实证分析,有点类似于历史实证分析,但区别是在文化实证分析是自成功的,它所要证实的结论是内在的;而历史实证分析所证实的结论是外在于人的。简单地说,所谓实证,就是通过事实来证明其正确性、以让人相信。所谓“事实”,或者是数据,或者是名人名言、名企名行;所谓“正确性”,或者是统计检验认可的,或者是人们所认可的,包括名人的认可,或者人民群众的认可。三、各类实证分析的共同处实证分析的共同特点是:其正确性的含义不如数学那样严格。数学证明的结论,在其前提成立的条件下(数学命题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肯定是正确的。同时,这也是其缺点之一,因为要象数学那样严格的话,其适用的范围就很小了。而实证分析不需要那样严格,所以适用的范围却更大。科学实证分析、文学实证分析、事件实证分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离开所用的数据或事实,此一结论是完全可能不成立的。完全有可能有另外的名人名言、名企名行,说了与此相反的事。就如金融学中的市场有效性假设,你用10组数据去验证它,结果可能是有5组数据说明其正确性,另外5组数据说明它不成立;于是你就可以写2篇论文。事件实证分析与此类似,下面也许会发生一个事件,使得此结论不成立。就如同年的奶粉事件。我们相信一个人,相信一本书,其实只是一种信任,是有前提的,就是他不会变。就如同你爱一个人,是有前提的:就你所了解的他/她。如果他/她有什么事,超出了你的范围,你就可能不再爱他/她了。历史实证分析与文化实证分析,其结论可能值得你我去信仰,无需前提。科学与文学实证分析得到的真理大致上属于疑似真理;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或者事件证实的,如历史实证分析、事件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全局真理。而数学中的结论往往是条件真理:在给定的条件下成立的结论。哲学往往寻求全局真理,但大多数往往是不成立的;反而是一些人生经验,如毛泽东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却几乎是全局真理。而如《论语》这样的真理,属于局部真理:只在中国、或者受中国文化薰陶的地区成立。所以我们可以用“大致正确”这一术语来给出实证方法的共同点:它们所证实的结论是大致正确的。除了上述实证方法之外,还有其它的实证方法没有?我没有用逻辑来讨论,所以并不能排除还有第6种实证分析方法。仅仅局限于科学实证方法,或曰仅仅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实证分析,及各类实证分析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