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知乎城市空间举办沙龙活动《白茶概况与工艺》,我们邀请到白茶省级非遗传承人-余步贵为大家分享。
余步贵老师不仅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白茶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在年获得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一等奖以及当选*和县茶业协会的会长。
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到底有哪些品种和价值呢?
余步贵老师从白茶的历史与发展、白茶的分类及工艺、适合做白茶的茶树品种和白茶的存储等多方面带我们领略了白茶文化的魅力。
白茶的历史与发展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
宋徽宗*和五年,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和”。
*和白茶在清朝进入鼎盛时期。
抗战时期,*和白茶一度沉寂。解放后,白茶的传统制作技艺才得以恢复。
年7月,正式成立*和县人民委员会茶业科,对于茶叶的栽培及加工技术推广和茶业品种的引进方面,做出了示范作用。
......
白茶的分类及工艺
余老师向我们介绍到:白茶因茶树品种、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主要品种分为:首日芽、天山白、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另外,白茶的工艺流程也是十分具有讲究的,每一步都关乎到白茶最终的口感。
*和白茶的工艺流程包括:鲜叶-萎凋(摊晾、失水)-并筛(走水)-拣剔-拼配(匀摊)-复烘-包装。
除了介绍白茶的历史和工艺之外,余老师还和我们介绍了白茶的存储方法,主要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
此外现场还设有冲泡品尝的环节,让大家在了解白茶文化的同时也能品尝到白茶的鲜醇可口。据了解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活动最后余步贵老师总结说道:一款好茶,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本次沙龙活动结束后,6月份知乎城市空间的活动就结束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知乎城市空间即将开启全新系列的主题沙龙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要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