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人,文化树人;
制度立企,文化强企。有些公司将文化变成制度,有些公司将制度变成文化。比如,阿里巴巴把加班文化变成了福报制度,谷歌将“20%创新时间”制度变成谷歌创新文化。知识产权圈的培训或分享,均是围绕知识产权制度,很少有讲师或分享者会提及文化,因为实际中很少在文化层面进行过归纳和思考。
毫无疑问,企业需要知识产权文化,无数企业已经有知识产权文化,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到底是什么?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有什么塑造之策?
第一部分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溯源对于知识产权文化,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没有相关官方文件,但实际是在年,官方已经发布过知识产权文化文件,并且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在年3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版权局以国知发办字〔〕22号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知识产权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提出《若干意见》目的是增强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根本任务是树立创新为荣、剽窃为耻,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荣辱观。
《若干意见》中还提出:
将知识产权有关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涉及中小学法律教育和高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
制订知识产权宣传普及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包括打造“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促使知识产权“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营、进市场”。
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试点工程。涉及知识产权战略融入企业整体经营战略、提高员工维护知识产权意识和履行知识产权社会责任。
知识产权文化一词有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一词也有了,但知识产权文化还没有一个明确含义,可能这也是导致“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试点工程”未能如“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一样良好发展的原因之一。
“为促使各国都能发展出适合自身国情的知识产权文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下简称WIPO)提出建立“知识产权文化”,但并未对其内涵进行明确。”——《中国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与展望》,作者赵志彬,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第二部分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塑造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没有明确定义,也不影响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塑造,企业知识产权文化,虽然有自然形成一说,但塑造工作是必然需要的。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塑造,首先是立根于企业,了解企业特色;再就是塑造,掌握塑造策略;最后才是知识产权,运用塑造策略将知识产权融入企业特色。本文的思考点是在塑造,同时也会结合企业特色。本文介绍的可以用于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塑造的策略包括:被动爆破、主动出击和借势。
策略一:被动爆破
企业中每个人的逻辑和观点都不一样,从企业知识产权文化需求出发,则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