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不管做什么都讲求个极致、精细。
“雅”也是潮汕文化里的显性基因。
在这里文化即是日常,
时尚都是烟火。
《ELLEDECORATION家居廊》
携手《路易威登城市指南》,
带你感受几尽繁复的城市面貌背后,
潮汕人下在漫时光里的真工夫。
韩湘子楼
没有一个人能空着肚子走出潮汕。即便你分不清“潮汕”二字所具体指辖的区域,夜粥、鱼生、粿条、牛肉火锅……这些在陈晓卿舌尖流连的潮汕美食词汇,于四方的饕客们口中同样是倒背如流。几乎毫无意外,“吃”是多数人涌入潮州府城的主要原因。艺术家林子楠,因公共涂鸦而被大众所熟知的他,同无数潮汕人一样,年幼时便早早跟着父母迁居外地,如今在上海落足专研艺术,却始终未曾割舍几百公里外的根。
但要说起玩,总会见人摆摆手,留一句“罢了,没什么好玩儿的”,继续劝诫各位专心赏食。但潮州土生土长的艺术家林子楠不太认同,比起这里广为人知的百味珍馐,作为此行领路人的他最想带我们看看的,还是面临潮州韩江的“青龙古庙”,一个他每次返乡必定要拜访的地方。
潮州古城中心的地标“牌坊街”,因为22座中式明清石碑坊而得名,两侧由南洋风情的骑楼所围,一趟步行下来,便可快速了解潮州特色的非遗工艺,也能将潮州的传统小吃一网打尽。
背倚山脉,面朝大海的半封闭地形为潮汕创建了天然有利的通商港口,却也因此带来了此消彼长的海盗威胁;发达的海运和贸易兴旺了这座边缘城区,却也没能解决耕地不足的根本困境……在前仆后继的灾祸面前,潮汕人慢慢发展出了牢固的宗族文化,借以族群坚不可摧的血脉关系共同抵御外敌内忧,进而造就了潮州府城持续千年的独特平衡。
潮州西湖潮汕人敢闯敢拼早已是共识,走出去的名流商贾更是不计其数,但无论是贫穷富贵,他们始终感怀祖辈的恩德,自幼便被教导心怀敬畏,因而祭拜先祖的庙宇、祠堂成了他们与乡土联结的重要精神领地,也成了潮州文化的发端。
潮汕人古时便讲求极繁的装饰风格,因而诞生了如嵌瓷这样的装饰工艺,在潮州传统民居和古建筑的屋脊,墙体都随意可见,它们通常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寄托了潮汕人对美好生活的意愿。这其中供奉安济圣王的“青龙古庙”便为代表。潮州青龙古庙
青龙古庙,位于潮州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又被称为“安济圣王庙”,分为正厅、仙师殿和官厅三殿,是潮州人与这片土地的精神纽带。
作为潮汕人民感恩文化的集中表现,从安济圣王身着的潮绣老爷袍,庙宇建筑上所运用的嵌瓷、石刻、木雕、瓷画、壁画等潮州传统手工艺,再到踩街巡游时才出动的鲤鱼舞、木偶戏以及特别制作的粿品……整个潮汕最极致的手艺都在此处被一一呈现,“在这里文化即是日常,时尚都是烟火”,因而青龙古庙也被称为民间的故宫,成为探寻潮汕文化脉络的建筑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