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愈趋重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已被普遍认为是衡量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在我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与之相随的是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大幅增长,因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空间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江浙、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中快速崛起的亮点,但在其他相对欠发达的区域中,一些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就需要这些城市找准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优势,紧抓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举措,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和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在对现代城市文化产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时,我们往往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从而对城市定位、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锚定,以进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在城市文化产业规划分析中,我们使用“十字锚定法”,通过四个维度的分析,以明确城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构建纵向时间维度(历史、现状与未来)和横向宽广视野(环境、背景与参照)维度的坐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其次,通过纵向轴城市的资源与基础、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横向轴消费需求和市场情况、竞争与标杆案例分析,四个方面的分析交汇锚定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分析模型中,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城市资源与基础
1.市情,包括历史沿革、区位地理、交通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结构概况等。
2.文化资源梳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本土其他人文、历史、民俗等相关文化资源。
3.文化产业基础与发展现状,包括文化产业门类结构、产业链体系、园区和基地、行业组织的基础和现状,以及产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发展要素情况。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的梳理,分析和了解其资源、基础、优势、潜力和局限等方面,寻找未来的发展空间。
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这一部分是对国家和上级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把握和顺应文化产业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确保城市的发展方向没有背离,找出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启示,同时贴合上级省市产业发展战略,充分落实上位规划和发展举措,明确城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道路。
三、消费需求与市场
1.当前文化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
2.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的消费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3.省域消费环境与需求分析。
4.本土消费环境与倾向分析。
这一部分通过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近域消费和市场背景环境的分析,结合之前对城市资源与基础的提炼,以确定未来城市文化产业主要进*的细分领域和市场,并指引城市未来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提升方向。
四、竞争与标杆
1.海内外先进与优秀的标杆案例指引或失败案例的经验教训吸取。其中,国际的先进标杆案例将提供新的发展视角,并可成为城市发展远景的路径指引,而国内或相近环境背景下的标杆则为近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同质竞争案例的竞合分析(特别是近域范围),通过考察、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来确保发展策略的差异化。
这一部分通过标杆案例的分析,可以借鉴标杆的成功因素、吸取相关经验,确立未来发展路径,甚至发现外部合作机会、实现资源对接;同时对照竞争对象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以期扬长避短,走竞争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经由这四个方面的梳理、分析、总结和借鉴等,最终得出城市文化产业总体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战略,明确重点文化资源开发方向,以及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门类和业态等,为下一步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省级规划需更多以宏观视角来进行审视、分析和把控不同,对于城市的规划分析中,更多应着眼于相近层级和近域的视角,避免得出的结论过于阔大空泛,同时应着重分析与本土资源、人文、优势相贴合的环境、趋势、标杆等部分,力求走特色化、竞争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该文刊载于《中国文化报》文化财富周刊6月27日头版)
………………………………
胡均哲
东方意象文创机构高级规划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
六年*府和企业咨询经验。本科毕业后从事品牌广告创意及活动策划,后转入*府单位负责商务出访、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及行业贸易研究。于光华管理学院MBA毕业后转入管理咨询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文化园区、文化建设发展研究。主要参与项目:山东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新泰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首都文化技术标准创新支持*策及典型案例研究、首都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发展和建设研究、首都文化融合发展规划研究、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试验区战略研究。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创意领导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