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习近平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八大以来,在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阐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佛教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让我们从师父的开示中探寻答案。
一句佛号传承了中华文化
佛教进入中国已经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国家历来的主流文化始终是儒释道。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是浙江余姚人,他曾经在一次公开的讲座中提到:我的家乡是一个出过理学大家的地方,是王阳明的故里。
可是,我出生的那个时代,连吃饱饭的人都不多,能识字的人就更少了,谁还知道我们曾经有一个叫王阳明的同乡。虽然如此,但家家户户都会念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传承了中华文化,让很多我们祖先的这些规矩,这些修养,通过佛教非常民间化地传承下来。
提到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讲到《四书》、《五经》等儒释道经典,大家如果要学习这些内容,还真不容易。可是如果提到佛教文化,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情况就马上不一样了。你在口中称念佛号的时候,这句佛号所包含的信息,阿弥陀佛或是观音菩萨刹那间就收到了,这很简单。但是虽然简单,你的心在与圣贤联接之后,念的人即刻就有圣贤之气。
再比如,还是说儒家文化,过去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底《论语》说什么?我总结了,就两个字:良知。整个就讲人的良知、良心。人如果有良心,天下众生有良心,天下就太平了。现在我们习主席说要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如果要普及还是真不容易。
《四书》、《五经》、《弟子规》,今年这些儒家经典也进入教科书了。但是要做到普及确实是很不容易,一个很好的普及方法就是“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所以,中国圣贤文化的兴盛,就是民间都有圣贤的信仰,都恢复自己的良知,那时“中国梦”就实现了。
传统文化心灵能量之源
对生命来说,道重要,还是金钱重要?生死现象是低级的生命状态,道是高级的生命状态,是形而上的智慧。如果你体悟到了天地大道,你就超越了低级的生死,当生死来临时,就再不害怕或者恐惧。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统,是非常尊贵的文化,是生命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智慧。
反过来,纵观二十一世纪,不论是我们国人,还是全人类,恰恰是逆其道而行之。太多的人迷失于物质,太多的人迷失于现象,这正是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危机,也是道德滑坡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学习儒家经典,学习《道德经》,学习佛教智慧,可以拯救我们现代人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健康丰盈,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面对工作,面对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量源泉。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塑造人中的精英
儒学如果是号召普罗大众都进行人格的修养,道家就是在人群中又提拔了一批有识人士,能够神游太虚,扶摇直上九万里。而佛教则是把智慧又装回每个人的躯壳,让人以凡体就能展现佛菩萨的精神与勇气。所谓的佛菩萨就是人中的精英,他甘于承担,有是非观念,能戒恶修善,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完成自己生命的责任,又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儒、释、道在中国能和谐地相处,彼此地呼应,就是因为它们各有重点,而这些重点对一个有生命追求的人而言,三者不可缺失:他既要有稳固的人格;也要有超越有形的身体,进行形而上追求的情怀;最后,形而上和形而下完美地结合,达到我们所说的悲智双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