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指的是自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
“三线”情怀三线建设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所谓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位来划分:沿海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大后方为三线。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大批热血青年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扎根贵州山区几十年。
当年的三线建设者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落后偏僻的乌蒙山区,他们在六枝这山沟沟里修路架桥、建厂房、装设备、架电线,不仅为三线建设流血流汗,也为六枝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至今,原六枝矿务局地宗矿、六枝矿,凉水井矿、四角田矿、化处矿、大用矿及木岗矿,虽已经关闭,却留下了三线建设者们的心血。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六枝,奉献给了六枝人民,这里留下了他们太多的回忆。
年,六枝矿务局实施*策性破产以后,学校、医院等移交给地方*府,绝大部分三线职工回到他们的城市。很快就二十年了,当年的年轻职工和知青也到了花甲之年,他们的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业。可是,无论是当年的职工还是他们的孩子,至今仍然记忆着他们人生的这段美好时光。
不少人还在故地重游,寻找当年工作与生活的痕迹,有的还发表了三线建设的纪实性文章,抒发他们对六枝真挚的感情,这些文章真实感人,字字句句洋溢着三线人对六枝,对六枝人民深情厚谊。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Ta们在追寻岁月的踪迹,有的再次踏上第二故乡——六枝,了却一段乡愁。有的目前没有回到六枝的条件,为了了却这些老三线前辈们的心愿,小编用镜头带您追寻曾经为理想付出过的热血、汗水、还有青春的地方,六枝三线企业:
昔日六枝矿务局——地宗矿
地宗矿,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经叫摩天岭农场,从它诞生之日起到今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固定职工到合同职工再到下岗职工等等一系列的转变和变化,于年实施关闭转移,矿区内建有机关大楼、井口工业广场、上食堂片区、五七科、*校湾、俱乐部、地泵房、大树脚及山上家属区。
昔日六枝矿务局——六枝矿
六枝矿坐落在海拔米的六枝特区平寨镇境内,占地面积平方米,靠安水公路左侧2.5公里处,3公里的环矿公路两端均与安水公路相接,距六枝火车站4.5公里。六枝煤矿建于年,原名大跃进矿,又名跃进一号,年更名为六枝煤矿。年与地宗矿、选煤厂合并后更名六枝井,年回收关闭。
因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关停后的六枝矿区里六枝南环大道、安六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六枝矿与那固坝(矿家属区)之间正在建设高铁站(六枝南站)。也许不久这里的环境建设将发生改变,为了让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三线建设者们及其子女能够看到矿区的原貌,小编我走进矿区,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刻的痕迹,以供追溯。昔日六枝矿务局——凉水井矿
凉水井煤矿坐落在六枝特区新窑乡境内,位于一条由西向东的夹皮沟里。凉水井煤矿于年开建,年6月简易投产。投产后,实际生产能力为15-18万吨/年,年产量最高,达到年产23万吨,曾轰动一时,也奠定了凉水井煤矿在煤炭系统的重要地位。年凉水井矿+水平延深设计,后生产能力提高到每年21万吨。其原煤畅销到广西、江西、湖北等地,无论产量还是效益在当年都是名列煤炭系统前茅。
年9月4日,凉水井煤矿随着六枝矿务局实施*策性整体破产而破产。当辉煌过后,喧嚣落尽,大地重归宁静,曾经响彻贵州省煤炭系统的凉水井矿在岁月的冲击中落下帷幕。凉水井,似乎又回归为以前的“夹皮沟”。
昔日六枝矿务局——四角田矿
四角田矿位于六枝特区平寨镇西部林家冲林家寨,四面环山,唯一一条公路通向牌坊去往城区。年四角田矿关闭后,很多职工离开了矿山,有的陆续搬到城区居住,虽然矿内没有了昔日的热闹,但四角田矿是目前建筑保留最完整的矿山。
昔日六枝矿务局——大用矿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营盘区铜仁村境内的大用矿开始兴建。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青年来到这片土地,挥洒着青春和热血。
37万平方米的土地,矿工们在地下深掘采煤。地面上,一个包含了居民楼、学校、医院、电影院、食堂、菜场、小卖部等生活设施也兴建起来。
年,大用矿关停。随后,大批三线建设者及后代搬离大用矿,生活区逐渐变得冷清和萧条。如今,留守故地的“三线人”渐渐老去,破旧的职工宿舍楼上,还留下“抓革命促生产”的字样,似乎正在向人们讲述那段远去的历史……
昔日六枝矿务局——化处矿
化处矿,大三线建设时期的煤矿,始建于年,年10月因去产能正策而关闭。化处矿坐落于六枝东面大用镇大煤山脚下,建矿以来职工最多时3千余人,关闭矿井时还有职工人。曾经在矿**办工作两年,虽离开1年多了,今天重回矿山,除了几分冷清之外,感觉还是辣么美!
昔日六枝矿务局——炸药库
曾经重兵把守,三线时期最重要、最保密的仓库,炸药库。库房置于山体中,双隔离墙,洞内分上下两层,每层约40平米面积,隔离墙开有通风口,供库房通风换气用。
昔日六枝矿务局——总库
也是物资转运站,年中国人民解放*建设,大西南三线建设物质储运中转基地,车站站台全木结构,目前所见贵州保存最完整的三线物资储运火车站。
昔日的铁路、车站、隧道、桥梁、矸石山,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最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坐标!
昔日的六枝矿务局——发电厂
六枝电厂,年建设,初装机容量1千伏安,最初点亮整个六枝的发电厂。坐落于六枝西部,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三线企业遗址。
昔日的六盘水煤矿机械厂
六盘水煤矿机械厂,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年“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指示建设的煤矿机械厂,生产加工矿用设备,主打产品“黔峰牌电机车”。该厂位于六枝特区平寨镇,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麓
昔日六枝矿务局——地宗洗煤厂
地宗洗煤厂如今正在建设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
为了让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来到“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重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能够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科学求实”的三线精神。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在地宗矿开工建设
据悉,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规模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设内容有“三线建设”陈列馆、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基础设施设备,总投资额约万元,预计两年内完成建设。
六枝的三线企业都有过辉煌的昨天,也应该有灿烂的明天。可以相信,随着城市的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同时,这些三线文化地标,一定会风光再现!!!
作者/来源:情系大煤山
编辑:小情哥
本平台图文内容除原创内容和特别说明以外,推送的稿件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内容观点不代表我们平台立场,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情系大煤山
六枝本地公众平台
爱上这座城市
←从这里开始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