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说是我多年学术活动的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进入到这一个问题域,便一直在这个领域里徜徉,其他的研究和著述,大部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发出来的。起先,写作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的小册子,到年,出版了三卷本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之后,继续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和研读,国内外的学术考察,到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订与补充,完成了六卷本《新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这样一说,就过去三十多年了。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是一个具有学术价值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课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认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一个奇观。中华文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自成长的,而是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的激荡中成长发展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刺激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自豪与光荣。如果从这个方面、这个角度去认识中华文化,就会更全面,更深刻,也更能了解我们在世界文化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
中华文化是伟大的文化。中华文化的伟大,体现在它的丰富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还体现在它在世界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播于各地的广泛影响,以及对于人类历史的宝贵贡献。
中华文化不是在自我封闭中而是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中成长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为各民族、各文化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巨大的载体。中华文化具有全面开放的广阔胸襟和兼容世界文明的恢宏气度,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广泛地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中华文化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地展。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仅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很重要的、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滋养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家园。同时,也持续地向海外广泛传播,近则泽被四邻,如朝鲜、日本和越南,世受华风濡染而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成员,远则经中亚、西亚而传至欧洲,或越大洋而传至美洲,在那些遥远的地方引起一阵阵文化激动。中华文化以自己的光辉辐射四方,通过种种直接的和间接的途径,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变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中华文化的草创时期,就与外部世界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交往,并在周边一些地方留下了文化传播的遗迹。随着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成长和成熟,随着交通的发达、对外交往的扩大,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了,传播的范围更加广远了,它所发生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了。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不仅极为悠久,而且源远流长,如滔滔江河,奔腾不息,数千年没有中断。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是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同步的,是中华文化贡献于人类文明也发展着自己的历史。所以,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文化史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历史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是从世界文化大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首先在于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先进性。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居于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领先地位。从公元前后至19世纪中叶的将近两千年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有大部分,在经济上和科学技术上一直是推动世界发展的最重要力量。而且,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不仅仅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居于世界之先,而且是整体性地领先于世界。在全球史的视野中来比较,在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丰富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史上一座巍峨壮观、风光无限的高峰。
丰富的、先进的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自信和力量,具有广阔胸襟和恢宏气度。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就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开拓性。中华文化不是在自我封闭中而是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广泛交流中成长的。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过海禁、闭关、锁国的时期,但毕竟是短暂的和暂时的。从整个中国历史来考察,开放的时代远远超过封闭的时代。即使在封闭时代里,也不是完全割断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了与与外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一方面,大规模地输入、接受和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系统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具有积极、主动地向海外开拓的内在动力,播辉煌于四海,大规模地输出、传播和影响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和融合于它们的文化体系中,为它们的文化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刺激动力。坦诚而主动地进行文化交流,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大规模地进行文化输出,都是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着强烈的自信心的表现。
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是参与世界文化总体对话的历史。这是一部辉煌壮丽、博大厚重并且具有永久魅力的历史,是一部风光无限、高潮迭起、深邃凝重而又光彩照人的历史。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文化总体对话的过程中,使自己获得了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且由于中华文化的参与,世界文化格局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万千气象;世界文化的总体对话才显得如此生动活跃、生机盎然。
鲁迅说:“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所谓“世界识见”,就是一种世界的眼光,世界的意识,世界的胸怀。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今天的“世界识见”是远远超过我们的前辈先人的。在古代漫长的历史时代,我们的中华民族的前辈先人,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的发展中矗立起一座座雄伟的高峰。那么,在今天,我们也一定会做出无愧于我们先人的贡献。
所以,我们去追寻我们民族前辈先人走向世界的历史踪迹,去追寻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踪迹,就是要从我们前辈先人对于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中,吸取激励我们进行现代文化创造的精神、智慧和力量。
武斌,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员。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特聘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曾经担任过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曾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现兼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研究员、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数十种。
武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