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6 2:20:00
摘要:中国革命文化是民族振兴、治国理*、*的建设的重要*治力量,并表现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具体体现为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意识形态服务保证功能和意识形态教化育人功能。新时代,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元化指导,坚定中国共产*的全面、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守革命文化的教育实践,做好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关键词:革命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文化自信实现进路中国革命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它规范着中国共产*人的言行模式和工作方式,激励了一代代革命者为了理想信念而拼搏奋斗,表现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新时代,如何深刻审视和把握革命文化的意识形态力量,构建与发展革命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亟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一、中国革命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意蕴任何一种文化都内含着一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观念要素——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它以特有的观念形态主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意识形态不仅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更是阶级社会中*治和权力的天然同盟,任何一个阶级或**都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定位与功能,将其放在“生命线”的位置。意识形态实质上就是对阶级的本质性认识,是在改造社会现实中形成的上层建筑的观念性文化。为了维护与实现阶级利益,意识形态既要有很强的理论性,还要有可行的实践性。一方面,意识形态是以思想观念的理论样式出现的,用来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它沉淀于人的精神深处;另一方面,又要以可见的制度化等形式出现,直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成为人们的行动纲领与行为准则。[2]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人领导人民群众在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铸造而成的文化形态,它不仅包含着以革命场所、器具文物、艺术载体等形式表现的物质形态文化,也包含着共产*人的世界观、*治观、革命观、价值观和群众观[3]等精神形态文化,还包含着以路线方针、*策纲领、纪律规范等形式表现的制度形态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引领着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一)中国革命文化的理论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呈现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表象系统,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其生活条件的体验,它控制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体讲,就是为了培养人、改造人并使其成为主导意识形态所要求的人。[4](P)在这层意义上,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人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而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它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奋斗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以锻造具有革命道德的新人为起点,从思想上、组织上培养符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需求的革命者。表现在理论体系上,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和现实超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以敏锐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科学革命理论,开创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壮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大胆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再次升华,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精神基石;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勇于开拓,继往开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描绘着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宏伟蓝图。(二)中国革命文化的实践彰显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精神层面的文化自然成为一种力量——意识形态的力量。它能够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而获得个体认同,最终转化为个体的外在行动。意大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葛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