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我区行*执法人员依法行*意识,总结和宣传执法办案中优秀经验做法,展现我区行*执法的成效和亮点,闵行区法治*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设“执法视角”栏目,通过执法人员、专家学者的视角,进一步剖析公正文明执法之效,为规范行*执法行为,提升行*执法办案水平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模式。
案情简介
年4月9日下午,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人员对上海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的出版物经营场所(书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经营场所内张挂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系复印件,即未在经营场所明显处张挂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即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当事人立即整改,现场就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张挂的要求、原件与复印件的区别、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对当事人进行普法宣传和批评教育。当事人主动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取证,并当场将复印件换下,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原件张挂上墙。鉴于当事人未在经营场所明显处张挂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的违法行为系首次被发现,情节轻微且能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故执法机关对当事人不予行*处罚。
工作成效
01左中括号轻微免罚工作是创新监管方式、转变执法理念的有益探索
左中括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年以来,上海市相继出台了6份“免罚清单”。文化市场领域的免罚清单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促进闵行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02左中括号轻微免罚工作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一种举措左中括号年年初,闵行区制定了《关于本区开展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准确把握适用范围,严格规范适用程序,强化执法全过程记录,突出执法普法责任制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不少执法人员反映,在执法过程中感受到了企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当下后疫情时代,免于处罚的过程中通过约谈指导、说服教育,让更多企业感受到温暖,也加强了企业自身经营的合法合规。
思考体会
本案是《文化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施行后全市首例轻微免罚案件。执法机关首次发现违法行为,经执法人员普法宣传和批评教育,当事人自觉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并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最终免于行*处罚。法治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是一个衡量标准。在后疫情时代下,执法机关助力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激发文化市场活力,将市委市*府不断优化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接下来,文化执法单位将进一步加强轻微免罚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单位会商沟通机制,针对执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开展交流研判,比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检查,确保清单内容能得到统一执行等,再如,进一步注重对优秀案例和执法经验的总结提炼等。
案例点评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营商环境建设既牵涉到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又涉及以转变*府职能为核心的行*管理体制改革。法治能够规范*府与市场的边界,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关键,行*执法则是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法治的重要环节。
在本案例中,闵行区文化市场轻微免罚工作创新了监管方式、优化了营商环境,在执法过程中准确把握范围、严格规范程序、既强化了执法又突出了责任,实现了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的有效结合。文化市场轻微免罚明确了适用范围、规范程序,实行执法过程记录和执法普法责任制四个方面的内容,推进柔性执法,通过说服教育、约谈教育、行*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进行执法,也有利于执法人员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处罚教育结合,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地方和基层*府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中,要加快转变*府职能,不断深化简*放权,创新对市场的监管方式,增加*府的公信力,增强*府*策执行力,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型*府。
上海交通大学国务学院陈尧教授团队
供稿: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