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cc-top
北马其顿:文化创意产业概况及特点文/李嘉珊王馨誉(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首都对外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第二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北马其顿共和国被誉为“巴尔干半岛上隐藏的宝石”,位于东南欧,处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位置,因为历史上深受古希腊、古罗马、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因此在北马其顿共和国能使人感受到浓缩且精致的国度风情。从年开始,其文化部为了支持创意产业发布“公开项目”,这一举措的发布确定了创意产业的需求,明确了获得认可的北马其顿文化和艺术品牌,并树立了终极目标——北马其顿共和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将创意潜能作为国家特色。
对北马其顿共和国现今文化情况的分析表明,北马其顿文化仍以非工业化产品为标志,在文化个人创造领域尤为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北马其顿共和国没有完善的文化产业。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来说,北马其顿是一个开放、迷人和充满机遇的宝地,北马其顿欢迎促进文化产业的投资。中国与北马其顿签署了《—文化合作执行计划》,《计划》包括中北马两国艺术团体、展览、学术研究、文学电影工作坊等交流,以及艺术组织和作家协会、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合作。年1—5月,中国与北马其顿贸易额为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北马其顿对华出口0.44亿美元,同比增长.4%;北马其顿自华进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前五个月,中国仍是北马其顿第七大贸易伙伴。两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和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马其顿是两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一片沃土。
一、电影电视行业
北马其顿共和国在视觉及听觉媒体领域等相关文化产业打造了一片肥沃的投资领地,电影产业在北马其顿文化产业中排名第一。如今,北马其顿的电影凭借在国际电影节斩获无数奖项,享誉国际。北马其顿共和国除了拥有可以服务于外国产品的自然资源和专业资源,还拥有良好的税收*策,对制作电影的服务和花费平均收取11%~13%的税额。北马其顿共和国的目标在于鼓励国内外合法团体和自然人对其产品和电影业的投资,这些投资并不属于北马其顿共和国的财*预算。其好处在于电影制作人在北马其顿的领土上投资电影项目的时候,可以获得一定的偿还金额。偿还金额占开支总额的20%。偿还额的引进,除了为本国带来国家经济、旅游和文化方面的收益,还促进了电影行业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蓬勃发展。
北马其顿为了鼓励国内电视节目的创作,其信息社会和管理部每年都会支持无线电和电视组织拍摄纪录片和专题节目的制作。根据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全国共有14家电影院。放映电影部,影院演出场,观影场。
北马其顿全国有公共电视台58家,其中中央台1家,地方电视台52家,另有5家私立电视台。全国共有69个广播电台,其中公共广播电台1个,商业性广播电台65个,非营利性广播电台3个。截至年,北马其顿共和国共有个经营单位开展广播活动,其中广播节目65个,电视节目53个。在播放广播节目的商业机构总数中,公营广播机构占1家,商业广播公司占61家,非营利广播机构占3家。据资料显示,公共电台广播事业共播放广播节目小时,其中音乐节目占58.0%。商业电台共播放小时的广播节目,其中音乐节目占69.9%。在传送电视节目的商业机构总数中,1家公营广播公司,53家商业广播公司。公共电视广播事业共播放了小时的电视节目,其中纪录片、教育和科学节目占比26.9%。商业电视广播公司共播放了小时的电视节目,其中占比达22.2%是科幻片。
二、文化旅游行业
北马其顿共和国拥有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考古遗迹,不同时期不朽的纪念碑,这些都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因,也是他们在世界文化大都会的博览会上不遗余力以各种形式予以展示的原因。北马其顿现在正处于开发民俗村的进程中,建有真正北马其顿建筑特色的真实地标建筑群,包括博物馆、北马其顿传统菜式的餐馆和传统纪念品的销售点。主要旅游设施有旅馆、浴场、私人小旅馆、汽车宿营地等。主要旅游区是奥赫里德湖、斯特鲁加、多伊兰湖、莱森、马夫洛沃山和普雷斯帕湖等地。
年,外国游客人数为63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年北马其顿外国游客总数为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赴北马其顿旅游游客达人次,同比增长45%,占赴北马外国游客总数的1.9%。年1—8月,游客总量同比增长2.1%,国内游客增长1.3%,国外游客增长2.7%。年1—8月,国外游客住宿天数同比增长3.2%。
三、文化教育行业
北马其顿共和国全国普及8年制义务教育。—学年共有普通基础学校(小学和初中)所,学生19.2万人,教师1.83万人。普通中等学校(高中、职业学校)所,学生7.1万人,教师人。大学21所,其中公立院校5所,共有学生5.8万人;教职工人,其中教师人。在—学年,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和支持人员为人。教职工总数中,教师人,占71.7%;教职工人,占28.3%。在—学年,女教师和女教职工人数为人,占47.7%。年北马其顿共和国高等职业学校和学院的毕业生人数比年下降了10%。在毕业生总数中,87%为全日制学生,13%为非全日制学生,女性毕业生比例为58.9%。在所有毕业的学生中,33.6%的学生按时毕业,66.4%的学生比官方规定的毕业时间晚。
北马其顿共和国的文化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恰当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教育体系与新方法相辅相成。除了常规的教育形式和固定的教育层次,国家文化教育中还有为年轻人设计专门项目,设计了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的项目,社会或团体等公共机构以此来调查年轻人的文化需要。社会或团体等公共机构为年轻人参与项目创造条件,培养其对文化活动的批判态度、创新和创造能力、文化多元感和向其他文化学习的意识,这些都对年轻人及其未来职业选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年,在家商业机构调查中,45.9%的单位选择了至少一种类型的继续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活动。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在雇员人数超过人的企业中最为常见。在国有企业中,开展继续职业教育培训占比达63.7%。
三、表演艺术与创意设计
在表演艺术领域,北马其顿跨艺术文化中心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现代舞的发展。文化部和跨艺术文化中心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项目来建立伙伴关系,合作模式的建立将会有助于现代舞和音乐创作的系统发展,并且通过与年轻的作曲家合作,北马其顿的文化舞台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北马其顿国内拥有大量的创造潜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由北马其顿共和国文化部支持的思科普里舞剧团,是北马其顿第一个专业的现代舞蹈团体,成立于年,每年它都有4场公演,吸引着北马其顿本国和国外的游客前来观看。北马其顿爱乐乐团创建于年,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0多位永久演奏者的现代乐团,不断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世界级的音乐盛宴。—年度,专业剧院的演出数量与—年度相比下降了13.7%,上座率下降了2.2%。每场演出的平均观众人数为人。—年期间,专业青少年剧院和儿童剧院的演出数量比—年增加了16.2%,上座率也增加了27.9%。在专业民族歌舞合奏方面,—年间,音乐会数量和观众数量均较—年有所增加。
在创意设计领域,北马其顿设计领域与广告业发展密切,在这一领域,甚至取得了“文集式”成就,对某些产品的广告已经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据北马其顿国家通讯社报道,创新科技发展基金(FITD)根据80项指标对全球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创新表现进行排名,北马其顿在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位列第59位,较年上升了25位。这主要归功于两年来,*府、创新技术发展基金等对中、小微企业给予的投资支持。北马其顿在国内创新投入和营商环境改善的国家排名中位列前50。投资创新成果排名第63位,较年有很大提升。报告同时建议,北马其顿应加大对人力资源和研究的投资力度,完善教育体系,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鼓励研发公司基础设施建设。
四、动漫网游与图书版权
在动漫与网游领域,卡通片绘制和电脑网络游戏为设计和调整文化产业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人们对电脑教育的兴趣,这也是北马其顿共和国*府的首要战略目标之一。
在图书版权领域,北马其顿共和国文化部支持了大量的基础工程项目,包括出版特定内容,翻译世界文学之星项目中的书籍,翻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其他领域的优秀作品。除了国家的基础工程项目,文化部还支持北马其顿作家的新作品,通过“公开项目”来资助翻译外国出版的著名北马其顿文学作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图书馆的分类,共和国有几种类型的图书馆,例如国家图书馆、高等教育机构的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非专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公共机构和公共图书馆。年专业图书馆数量较年增长13.0%。年其他图书馆数量与年持平。
年,北马其顿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年,成为该组织工业产权保护信息常任委员会的成员。年北马其顿颁布了《工业产权法》,年北马其顿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主要体现在打击盗版软件等方面。目前,北马其顿为加入欧盟,正以欧盟法规为目标积极修改本国知识产权法律。根据北马其顿法律规定,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部门有两个:一是国家工业产权办公室,主要保护专利、商标、服务标识、设计、模型等;二是隶属于文化部下的版权办公室,主要保护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五、博物馆与美术馆
北马其顿共和国拥有21个国家博物馆和6个地方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都展现了国家丰富生动的文化遗产。这些博物馆还被当成社会或团体等公共机构,持续不断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博物馆用的是与环境互动的运营模式,他们用发展互动方法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维护的重视。
根据北马其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年共举办场有组织的美术展览,比年增长8.2%。同期参加展览的艺术家人数增加了31.0%,参观人数增加了22.3%。年博物馆游客人数为人,共举办了个定制展,其中39个由普通博物馆举办,78个由专业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共有件库存展品,其中件于年展出。本次发布的数据来源于26家博物馆和40家博物馆提交的年调查问卷集合。(文创前沿-CQH)
版权
《北京文化创意》杂志年第5期刊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