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方案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产业核心区整体
TUhjnbcbe - 2021/6/22 18:18:00
△整体鸟瞰?CCDI境工作室设计单位CCDI境工作室项目地点河南郑州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设计时间年12月—年4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概念规划

郑州二砂厂规划建设概念咨询设竞赛计是年初举行的,有多家设计单位参与,但奇怪的是,最终未进行评选和排名。

郑州二砂厂是“一五”时期由东德援建的重要项目,曾是亚洲最大的砂轮厂,其主要厂房具有明显的包豪斯特征。根据面积的不同,厂区的人将其中最大的7万平米厂房称为“大包”,将它东面两个厂房称作“中包”和“小包”(“包”是包豪斯的简称)。

△实体模型在厂房内展示?禹庆

△大、中、小包豪斯建筑群现状?禹庆

△二砂厂区年总平面图

改造前:“困于平行空间的现代”

第一次踏进二砂厂大门是深秋。红砖墙、梧桐树和满地的*叶,一下子把我们带到另外一种语境。整个厂区规划齐整,建筑朴素考究。大厂房内,次序井然的列柱,构造清晰采光顶,通过无尽的重复,透出一种永恒性,让这个已脱离了功能的厂区,像是纪念工业革命的神殿。

二砂厂的建设是一次关于“现代化”的宣言。它在那时的郑州城郊,在具有几千年文化的中原土地上扒开一个口子,建立了一个现代工业基地。与厂区一起建立起来的还有沿着伊河路的各种生活配套与工人住区,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自成系统的工业社区,也成为这个“火车拉来”的“历史城市”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二砂厂区与解放初期郑州城市关系?CCDI境工作室

△厂房群屋顶现状?禹庆

△厂区树木现状?禹庆

△大厂房空间内部现状?禹庆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生活在附近的青少年、甚至是二砂厂职工的后代,都已不清楚这段历史。如此重要的现代历史和文化艺术代表,这么快就被遗忘,折射出现代化建设浪潮中我称之为平行化现代的问题。

这个超快速建设形成的工业社区,有明确的边界,成为一个工业文化平行空间。这个空间缺乏足够的时空来消化、促进文化的交融。所以,当它失去生产功能之后,便被排除到城市发展主潮流之外。这里所谓的“包豪斯”厂房,没有像包豪斯一向主张的“设计融入生活”那样,融入郑州的城市生活,它在围墙之内的艺术文化理念,退化成一旦拆除便无人记得的符号。

△厂区建筑现状?禹庆

△厂区工业设备?禹庆

我们认为,将二砂厂主要建筑进行保留,同时整体改造为文创园是合时宜的,也是打破平行化现代的机会。让困于平行空间的二砂厂得到释放,再次走向现代。

于是,何以再现代,就变成了一个最迫切的问题。我们认为,真正让包豪斯具有生命力的并不是那些“现代”风格,而是其提出的一系列理念:设计需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设计要与传统的手工艺相结合;艺术需要现实化等等。我将这些视为一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现代文化框架,它为包豪斯连接不同时代,并溶解到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手工艺以及科技中提供了可能。就像安妮阿尔伯斯的挂毯,实现了对传统编织工艺的再现代;就像日本当代的设计文化,都能找寻到包豪斯与日本传统文化融合的痕迹……

△安妮·阿尔伯斯挂毯

所以,我们希望作为文化产业园的二砂厂,不仅仅是保留包豪斯的形式,而更应按照开放融合的理念,重新溶解到城市与文化之中。为了重新获得生命力,它必须转变为一个框架性的空间,完全的向城市开放。它需要有丰富的层次与结构,去包容多元文化活动,对各种人群都表现出友好性,以此实现各种文化的融合。

△整体设计陈述视频?CCDI境工作室

△空中画廊半鸟瞰?CCDI境工作室

△大厂房内部空间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改造策略:现代历史遗产的保留

我们的改造方案第一步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二砂厂原本的工业文化基因。我们查看了目前留下的每一栋建筑,除历史保护建筑外,我们还希望保留下一些相对完整且特征鲜明的建筑,让厂区成为一个历史建筑群的规划性保留。

△建筑保留价值图?CCDI境工作室

厂区内高大茂密、整齐排列的大树也是保留的一大重点。它们是二砂厂功能失去后,最具生命力的事物,随着二砂厂一起成长。

△植物现状?CCDI境工作室

有代表性的城市界面,也是我们希望保留的,比如最具特征的沿华山路的城市边界。这里曾经是厂区面对城市的主界面,对称性的厂区主入口正对着伊河路(我们极其看重的一条路,它连带着各种厂区配套延伸至郑州大学),目前大部分临街建筑还在,我们希望能对这一界面进行完全恢复。

△华山路城市界面分析?CCDI境工作室

△对称性的厂区入口?CCDI境工作室

新的规划图纸延长了二砂厂东面的伊河路,但为了不破坏伊河路正对的二砂厂办公楼(也是一栋重要的文保建筑),进行了错位延长。但这去除掉了办公楼南面一排漂亮的大树,破坏了办公楼前广场的对称性,也造成了交通组织问题。我们不建议延长伊河路,因为这可以保证华山路界面原来的风貌。规划还在办公楼南侧布置了高层住宅区。我们认为这打破了连续沿街低矮界面的平衡感,因此建议将高层住宅与其西面的小学进行位置置换,只保留一栋更具公共性的办公楼在华山路与颖河西路的街角处,作为前区文化产业办公功能的补充。这样让整个前区都更接近于历史原本的风貌,也使其更具公共性。

△控规调整对比图

△控规调整前后整体鸟瞰对比?CCDI境工作室

△前区鸟瞰横移动画?CCDI境工作室

改造策略:从平行现代到“溶解”的现代保留之后就需要考虑怎么把整个厂区真正溶解到现代生活中。改造不是单纯拆掉围墙,而是对厂区进行规划结构性的调整。设计首先设置步行路网,南北向的路径让整个园区具有渗透性,使得厂区南侧的住宅区与中原大道及地铁站点建立起方便联系,而东西向路径则让厂区向伊河路以及原有配套社区完全开放,吸引人们进入。最终形成了尺度适宜的格网化步行网,使整个区域溶解到城市网络之中。

△与城市格网紧密连接?CCDI境工作室

我们在原有的工业规划格局上,通过一定的梳理以及补充新的建筑重塑规划框架,形成有层次的外部空间。有街道、广场、林荫大道、架空空间,也会有相对安静内向的内街和庭院,它们将激发不同层次的公共活动。

△多层次的外部空间?CCDI境工作室

△新建填充建筑形成更丰富的公共空间?CCDI境工作室

我们希望二砂厂实现从厂到园的转变,成为中原西区的开放文化公园,重新成为这个片区的生活中心,同时作为文化生产与教育培训的中心,与伊河路另一个端头的郑州大学,以及伊河路上的文化教育机构(大部分都是作为当年的工业配套而产生的)拉接起一条文化产业链条。

△整体鸟瞰轴测?CCDI境工作室

1.多维升级作为链条的端头,需要强大的拉动力。这种拉动力不同于之前的工业生产力,它要拉动的是城市中的现代生活与文化发展。面对生活与文化的复杂性,二砂厂必须通过各种维度的升级,让自己不再是工业发动机,而成为整个片区的CPU,去处理更多的文化的、公共的、城市的问题。2.增加回路步行路网仅仅解决了输入和输出的问题,只是一种均质化的开放,从发动机升级到CPU,还需要解决处理能力。处理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回路”,为此,我们引入一条“时光环路”,它与之前的生产流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内它具有聚合串接作用,把前、中、后三个区都紧密串接起来,同时穿越“大包”内部,消解了“大包”的进深感。

我们将时光环路围合出的区域定义为活力核心区,一个功能高度混合的区域,集合发布会、展览、文化集市、各种餐饮、各种文创工作室、门店等业态,其外围将板块化地分布其他功能区域。

△时光环?CCDI境工作室

△活力核心区示意图?CCDI境工作室

对外,所有进入本区域的开放道路都将搭接到这条“时光环”,其中有两条城市级的轴线与时光环关系尤为密切。一条是厂区原有的景观轴线延伸,东西向穿越整个园区一直到达西三环,这也是伊河的延伸;另一条则是我们希望在前区拓展的一条城市轴线,对前区进行南北向的穿越和串联,实现南边社区、北面中原路以及罗庄地铁站更好的步行联系。

我们希望通过“回路”、轴线、步行路网,一起形成一种既开放又内聚的规划架构,使厂区文化内核不在溶解中散失。

△城市升级空间轴线示意?CCDI境工作室

△城市升级东西空间轴线?CCDI境工作室

△城市升级南北空间轴线?CCDI境工作室

△景观大道顶视平移动画?CCDI境工作室

3.立体扩容升级还是需要“扩容”来进一步实现。旧建筑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设计希望尽量把地面空间作为旧有规划与建筑的展示场所。基于此,我们选择了立体化扩容方式,尽量采用埋地或架空来避开厂房所占据的0至1米高度空间。扩容位置经过精心选择,分布在主要入口、轴线和节点上。

△扩容建筑?CCDI境工作室

△扩容原则分析图?CCDI境工作室

伊河路正对的入口广场,作为华阳路界面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完全保留其开敞的空间特性,这样可以充分的对城市展示出旧有的办公建筑与规划格局。但其尺度过于空旷,我们希望置入新的功能作为东西向轴线的开端。

办公楼属于文保建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同时它距离道路边界过于深远,无法成为新内容的承载者。因此,我们这片广场上设置了一个水下博物馆。平静的水池一方面将倒影出周边环绕的旧有景象,透过水面还可以看见水下的陈列厅,展示着二砂厂各种原有的生产设备。

△水下博物馆位置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前区服务中心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前区水下博物馆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前区水下博物馆效果图?CCDI境工作室

人们还可以沿着地下通道继续往西到达“时光环路”上的一个下沉广场,这又是一个重点扩容区域。此处周边的旧有建筑品质相对较差,可以清理出大片地下空间设置为地下停车场。下沉广场未来应保有与北面地下商业连通并直达地铁的可能性。它的上方的建筑是“漂浮”的,与下沉广场共同形成一个紧扣在“时光环路”上的立体环,包含一个剧场以及高层高的机械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城市节点与标志物。

△文化综合体位置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地下停车空间及预留地铁接驳?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剖透视?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模型照片?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半鸟瞰?CCDI境工作室

△镜像广场?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室外景观廊动画?CCDI境工作室

人们在东、北入口处都能看到这一漂浮在空中的建筑,简洁的钢+玻璃,与红砖厂房形成对话。上到空中廊道和屋顶还可以俯瞰厂区,可以看到其他的扩容建筑——大厂房南侧屋顶上的空中画廊与餐厅,以及架在西面保留厂区边缘的人文艺术酒店。空中画廊位于景观轴线旁大包边跨之上,它与其下方的大跨空间一起成为艺术的展示区。

△空中画廊位置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空中画廊剖透视?CCDI境工作室

△空中画廊模型照片?CCDI境工作室

△空中画廊鸟瞰旋转动画?CCDI境工作室

人文艺术酒店作为园区重要配套,位于后区,即文化产业办公区。它局部架在一栋保留的历史建筑上,这将使其成为独具个性的酒店,客房可以尽览厂房全貌。

△人文艺术酒店位置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酒店剖透视?CCDI境工作室

△酒店模型照片?CCDI境工作室

△从客房向外看厂区雪景动画?CCDI境工作室

所有扩容建筑的设置都是一种与旧有厂房进行对话的姿态,为人们观看“现代的历史”提供更多样的视角。

△从文化综合体屋顶穿过文保建筑看酒店动画?CCDI境工作室

4.厂房内部城市化大面积厂房是整个改造的重中之重,它们一定要完全的城市化。我们将“小包”设定为一个多功能大厅,“中包”设定为一个综合性的高端书店。它们之间的喷雾广场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这里能看到“大包”极具特点的立面,也可感受到“漂浮”在东侧的新的文化中心。

△中包豪斯和小包豪斯厂房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中包豪斯和小包豪斯厂房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喷雾广场?CCDI境工作室

△文化综合体半鸟瞰夜景?CCDI境工作室

△复合书店?CCDI境工作室

而我们希望“大包”可以成为一个高度复合化又灵活可变的超级城市空间。设计将时光环引入“大包”,再通过对人行动线的分析,希望在规整的柱网下置入街区结构,让文创类功能可以在整齐划一的屋顶下自由生长。

△大包豪斯厂房索引图?CCDI境工作室

△大包豪斯厂房室内布局生成?CCDI境工作室

△大包豪斯厂房内部空间轴测图?CCDI境工作室

△大厂房景观主轴?CCDI境工作室

△创意市集?CCDI境工作室

△艺术长廊?CCDI境工作室

5.外部空间的时空体验我们希望二砂文化创意园区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属于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所以它的外部空间打造格外重要。在保留原有景观、树木和设备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不同场景和区域,在重要的轴线、环路和节点上置入了很多开放性的活动区、休息区和展示区,以求创造一个多元复合的时空体验系统。

△景观总平面图?CCDI境工作室

△时光环?CCDI境工作室

△立体连廊?CCDI境工作室

△树之园?CCDI境工作室

“时光环”将串起工业文化、现代艺术以及自然景物的时光更替。厂区原有架空管道系统及检修通道改造而成的立体步行栈道,丰富了观景游览视角,提升了体验维度,同时产生与途经建筑物的室外、室内公共空间的便捷联系。

△位于时光环上的观景构筑物?CCDI境工作室

△利用原有检修通道改造立体步行道?CCDI境工作室

△保留消防塔?CCDI境工作室

△立体装置动画?CCDI境工作室

在我们的设想里,这里将拥有1.5公里长的观景立体栈道,1公里长的慢跑道,5万平米室外公共广场,也是拥有棵树的市民公园。

我们希望改造后的二砂厂,不论冬夏晨昏,都吸引着人们前来。一个“园”可以同时容纳当地市民和旅游观光客,滋养城市的文化艺术生态。

△西区庭院?CCDI境工作室

△景观大道清晨人视?CCDI境工作室

△景观大道人视平移动画?CCDI境工作室

△从主入口穿过镜像广场到喷雾广场动画?CCDI境工作室

设计师后记

我从小也在厂区长大,这个项目勾起了我的记忆。儿时具有工业感的生活场景已经随着城市发展被剔除得一干二净,倒是旁边当年破败的古庙香火越发旺盛而一再扩建。厂区的存在与这座古庙就是两个平行时空,相安无事,一方消失了,另一方也波澜不惊,任由欧陆风席卷大地。这就是我经历的现代的故事,里面充满了断裂式的发展与不断的剔除。

但二砂厂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另一种再现代的可能性,它所具有“现代感”的几何化规划和大厂房规整的柱网,一再让我想起安妮阿尔伯斯的挂毯——一种将现代与传统编织一体的简单结构。我们的设计也是希望通过旧有的“现代”框架去重新编织整个区域的现代生活,让这里具有层次性和丰富性,并由此带来活力。

△总平面图?CCDI境工作室

△首层平面图?CCDI境工作室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产业核心区整体规划建设方案

项目类型:改造(主要)

项目地点:河南郑州

设计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境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禹庆、朱雯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禹庆、朱雯、王芳、杜雪松、曾广慧、曾晓山、万娜娜、王耀慧、文添怡、齐禹舟、陶婷婷、林国锋

业主:河南国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年12月—年4月

用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景观:姚成、郁青、解师、戴彬彬、潘世娟/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森工作室

编辑/李敏

视觉/李茜雅校对/李敏

文章来源:有方空间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年10月*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入新阶段,如何更好的落地和推进项目的进程,利用好“存量”和“增量”是关键,随着核心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城市更新成为常态,存量物业改造提升正转战成为运营型地产的主战场。12月25-27日,知学学院将组织国内拥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城市更新领域专家,聚焦城市更新不同类型项目,如老城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社区更新)、老厂房改造、存量商业活化、住区内容赋能和TOD模式等,围绕城市更新项目“规律趋势、成功要素、陷阱解读、改造设计、功能重塑、运营提升、投资逻辑”,展开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难点和痛点研讨。

3天课程,20+重磅案例

实力授课x知学同学接力分享x行业交流

.12月25-27日,北京

城市更新方法论实战研讨会·第7季

共同聚焦

“城市更新方法论存量资产价值提升”

知学小伙伴年终分享会

精彩未完,彩蛋继续

围炉夜话

专题讨论,翻转课堂

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围炉夜话热烈讨论。特邀授课老师与同学一起,在制定的主题下,从项目探讨、操盘经验和资源互补中产生链接,集中交互,重新思考自身项目,梳理项目顶层设计,更好的优化项目的商业模式及盈利及盈利模式。

课程详细安排与更多惊喜请联系报名联系人!

主办单位:知学学院

授课时间:年12月25-27日

报名联系人(手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方案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产业核心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