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葛祥艳解学芳同济大学
责任编辑:祝新乐同济大学
公益平台:文化上市公司
WXID:CulturalCompanies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
同济大学与华东*法大学“龙文化指数”联合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在搜集整理-年全球50多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上百万条数据基础上,形成《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本平台将在适当时间陆续发布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敬请期待!
——“龙文化指数”创始人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加速发展并带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在全球产业创新升级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此次转型发展中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明显特点在于其持续的内容创新与创意,而创新成果转化及呈现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作为文化企业创新资源与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其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文化企业发展及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态势:“头轻尾重”,技术创新是企业飞跃发展的关键
从整体来看,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总值呈现先陡后缓的变化趋势,尾部企业数量多且无形资产总额集中。根据强无形资产总额出现的三次明显落差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被美国两家电视行业巨头——ComcastCorp和CharterCommunicationsInc占领,两家通过收购、合并、充足和投资等方式,无形资产如“滚雪球”一般,达到亿元多,其实力无人能及。第二梯队是排名第3至17的企业,无形资产总额在0—亿元之间,区间内的总额变化幅度较大,企业竞争格局进入“炽热化”,难分伯仲。剩下的“长尾巴”以第50名为“分水岭”,划为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第三梯队无形资产总额在-0亿元,入围的企业依然是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龙头。第四梯队内的无形资产总额在亿元以下,聚集了50家企业,区间内数值变化幅度平缓,入围的企业所在国家依然是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企业能够挤入其中的寥寥无几。
总体来说,全球文化创意行业在无形资产上寡头垄断企业已形成,地位稳固,其所拥有的绝对性资源和优势难以企及;然而百强企业“尾大不掉”,一半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额较低,分布集中,且同质化严重,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思维纵深开发无形资产,实现无形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图1: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强无形资产总额分布变化曲线
二、国家实力对比:美英创新能力优势明显,中日韩遭遇瓶颈
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备的体制和先进的技术,美、英、法等欧美发达国家的无形资产表现突出且稳定,以日本、韩国和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任重道远,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企业无形资产“一枝独秀”,文化霸主地位稳固。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和开发无形资产的国家,无论是从学术理论研究还是制度上,形成了完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为美国无形资产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年,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跻身强榜单的数量大致每年在50家左右,稳占半壁江山,除了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市公司入围数量有所下降之外。在年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中,美国毫无意外地占据最多席位,有53家成功入围,其中,第一、第二都花落美国,而前10强中有8家都是美国企业,无形资产均值达到.14亿元,稳居第一。美国企业之所以表现突出,内在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的美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成立比较早,发展比较成熟,无形资产范围较广;另一方面是美国许多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规模较大,资金雄厚,有充足的条件进行研发投入来扩充无形资产。
其二,“创意”成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英国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理念,创意让古老的文化在新世纪再次焕发活力。这5年里,英国每年都有10家左右的企业入围强;在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百强中,英国有13家企业跻身榜单,仅次于美国。除了深厚的文化积累,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的发展还得益于*策引领。如英国为持续性激励英国影视文化业的快速发展,英国在年首次在全球制定并开征具有英联邦自身特色的“伊迪税”税种,这是世界上首次专门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税,这也为英国电影产业发展与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1]此外,英国不断加大对电影产业、电子游戏制造、剧院剧本创作等创意产业的税收扶持,一些世界级重大创意产业项目层出不穷。
其三,加拿大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表现稳定,法、德龙头企业国际竞争力还待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加拿大经济发展的关键元素,*府也采取了一系列财税*策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确保其持久、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年强排名中,加拿大有9家企业入围,其中ThomsonReuters获得第12名的最好成绩,无形资产均值为.25亿元,总体发挥比较稳定。相比而言,年法国和德国的无形资产均值达到亿元以上,但入围的企业数量不及加拿大。纵观年-年入围百强的企业数量,法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企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德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表现稳定,每年有4家左右企业入围,但是能跻身前30强的,每年只有1家(年为0),并且排名靠后。因此法国和德国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要担当起“龙头”的责任,高效整合产业链,带动更多的企业实现突破式发展。
图2:-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部分国家企业数量
其四,中、日、韩各遇发展瓶颈,创新驱动是关键。中国、韩国和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各有特色,但其目前都遇到发展瓶颈。日本-年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入围百强榜单的数量较稳定,6家左右(年除外),但是其挤入前30强的企业数量在下降。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仅就无形资产而言,其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中国和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均值旗鼓相当,皆为多亿元,但企业数量和名次都不如日本。年中国有3家企业入围强榜单,分别是携程、腾讯和百度,排名也比较靠后。在新经济下,中日韩需要积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着手,不断拓展发展思维,创新无形资产的运营方法和路径,进而充实、提高和扩大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突破瓶颈,积极发挥在亚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图3: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国家分布
图4: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国家分布和均值
三、行业分布特征:电视广播业稳坐“老大”,电影娱乐、广告、出版业竞争力退减
电视广播行业“风雨不动安如山”,无形资产实力雄厚。电视广播行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虽然受到电信技术、互联网的冲击,但仍是当今社会最为强势的媒体,也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无形资产最雄厚的行业。-年,电视广播行业企业无疑是每年入围数量最多的,前30强中大概有10家企业属于电视广播行业。年广播电台行业有37家,其中有5家企业跻身前10强。该行业入围企业数量较多,一是因为其作为传统媒体,发展历史悠久,发展基础良好;二是因为大部分属于*府拥有或者大财团旗下,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三是面对新媒体、新技术,电视广播在内容和传播渠道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发展多元业务,积极打造多平台服务。
图5: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行业分布和均值
互联网行业独特的优势在无形资产开发领域发挥着驱动和引领作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为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内涵拓展带来了契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演进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技术类无形资产的诞生过程,同时也可以丰富无形资产内涵,拓展其外延。在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强中,互联网行业的公司有16家,无形资产均值达到.03亿元,仅次于电视广播行业。入围前30强的企业中国只有百度一家,排在90位,无形资产仅为.88亿元,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在互联网公司,无形资源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2]。中国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应注重研发投入,把握核心竞争力,加强无形资产投资,以期为企业带来更多潜在收益。
电影娱乐企业全IP产业链开发充分,无形资产表现良好。随着知识产权价值的日益凸显和“互联网+”思维的影响,IP资源在各个领域尤其是以内容创意为主的产业如文学、影视、动漫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