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宁波市*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卫健委*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加成介绍了全市疫情最新情况。
一、疫情基本情况
年2月18日0-24时,宁波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5例。
截至年2月18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肺炎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73例。其中,确诊病例中,海曙区69例,江北区5例,镇海区3例,北仑区10例,鄞州区13例,奉化区3例,宁海县11例,象山县2例,余姚市11例,慈溪市25例,高新区2例,东钱湖1例,杭州湾新区1例;出院病例中,海曙区34例,江北区1例,镇海区3例,北仑区5例,鄞州区8例,宁海县8例,象山县1例,余姚市4例,慈溪市5例,高新区2例,东钱湖1例,杭州湾新区1例。
目前,全市共有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已解除隔离名密切接触者。全市集中医学观察人,居家医学观察人。镇海区已连续21天、象山县已连续20天、江北区已连续14天、北仑区和宁海县已连续11天、鄞州区已连续8天、慈溪市已连续7天无病例发现。
今天,医院有12名患者治愈出院,医院、医院各有2名患者治愈出院。截至2月19日16时,全市累计治愈出院89例,治愈出院患者数占确诊病例数的57.1%。
二、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当前,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疫情管控力大于疫情传播力,疫情逐渐趋于平稳。从新增确诊病例数来看,自2月3日达到峰值27例以后,呈波动式下降,特别是2月12日以来的7天,新增确诊病例3例,其中4天零报告,3天各增加1例。同时,在省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指导下,医院医疗救治团队不断优化救治方案,从2月10日开始,全市出院病例持续多于新增确诊病例,治愈率不断提高。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企业复工复产不断推进,返甬来甬人员不断增多,我市疫情防控已从疫情防控为主转变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各地要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根据疫情图和复工图及时调整防控力度和举措,在防输入防集聚和治病患上持续发力,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确保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为了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日前,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宁波市企业复工后疫情发现和应急处置预案》,以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疫情突发状况。根据预案,企业班组(小组)、企业测温点、企业员工一旦发现员工发热、干咳、乏力等异常情况后,应立即向企业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企业、属地乡镇(街道)或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逐级上报至区县(市)疾控中心,同步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社区(村)测温点、其他测温点、随访人员等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报告属地乡镇(街道),同步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分八个关键步骤:一是企业将异常人员隔离在单独隔离点;
二是乡镇(街道)或企业落实专车,就近送发热门诊,其间送诊人员和被送员工要做好个人防护;
三是乡镇(街道)和企业跟踪被送员工就诊信息;
四是疾控部门会同企业排查相关密切接触者;
五是乡镇(街道)联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企业联系居家健康观察点;
六是乡镇(街道)或企业负责相关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居家健康观察;
七是属地疾控部门组织专家根据企业疫情情况快速评估分类处置;疾控部门指导、监督属地和企业开展场地消*并封闭相关区域,根据防疫需要采取区域隔离、人群隔离或局部停产、停工;
八是各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调查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为了检验《宁波市企业复工后疫情发现和应急处置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流程,市卫生健康委于2月18日在申洲公司组织开展预案的应急演练,取得了预期效果。近期,市县两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组织更多的演练,以提高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推进防控措施、人员、物资和责任的有效落实。三、各类场所健康防护指引
昨天,市疾控中心发布《宁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导手册(健康防护指引版)》,对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同人群、不同场所的健康防护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手册内容除了新冠病*核心信息、个人防护必备健康技能和膳食健康指引外,主要对老年人、儿童、学生、慢性病患者等不同人群和11个不同场所提出健康防护指引。
这11个场所分别是:普通家庭,地铁站、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港口(码头),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大专及以上院校、职校,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养老机构。
对这些场所防控防护的基本要求是:各单位应该主动建立内部疫情防控指导领导小组;写字楼等人员聚集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或部位加强定期清洗和消*;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在洗手间配备洗手液,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定期消*并及时清理垃圾;首层电梯厅等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密集;保持电梯通风系统处于常开状态,采用喷雾消杀方式对轿厢空间进行消*,并做好消*记录;学校、企业单位等人员上下班(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须乘坐,要做好个人防护,途中不要用手触摸车上物品;配合单位(学校)做好体温监测,及时洗手,减少与他人的正面交流及物品传递,减少公共用品使用,分餐进食,减少会议。
前期,有一些发热患者自行出门就医的现象,这样非常不安全。在此,再次呼吁广大市民要自觉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如出现发热症状不自行出门就医,不自行服药治疗,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报告,由村、社区负责接送就诊。
提问
Qustions解答
Answers
问题1:目前,随着企业陆续复工生产,如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已成为当前亟待有效解决的紧迫问题。昨晚,首列返岗专列已经抵达宁波。请问市人社部门,在服务保障企业用工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答:目前宁波共有外省务工人员.4万人,占全市.3万外来务工人员的86%、人力资源总量的57.2%,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针对2月10日企业复工以来的用工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于2月17日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围绕更好服务保障企业用工这个重点明确提出了13条措施要求。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加减乘除”,全心全力帮助企业破解用工难题。
一、通过摸底研判“加”强工作准度。根据疫情防控进展,跟进监测企业预计返岗率、计划招工数等变化,全面分析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源地、各区县(市)分布等情况,及时形成2份专项调研报告和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分布热力图,为市委市*府决策和针对性做好招工返岗工作提供参考。同时,通过优化就业登记系统、设立企业用工服务专线等方式,市县联动排摸复工企业情况特别是应急物资生产等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并通过余缺调剂、共享员工等方式为复工企业解决缺工问题。
二、*策扶持“减”轻企业负担。结合人社职能,及时出台来甬员工交通补助、企业招工奖励、人力资源机构服务奖励、线上职业培训补贴4方面*策,仅招引员工方面将为企业补助资金1.23亿元。举个例子,1家有名参保员工的企业,如果疫情解除后当月参保人数较上年同期新增10人,就可领取元补助;如果接收了10名职技院校在校学生顶岗实习3个月以上,最高可拿1万元奖励,如果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了1项50人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线上职业培训,最高可拿到4万元补贴。这些补助加起来,这家企业最高可以拿到5.5万元的补贴。这只是一个粗略计算,具体额度要根据实施细则确定。此外,根据人社部和省人社厅部署,结合基金支付能力,抓紧研究制定失业保险、社会保险稳岗返还具体实施办法,使扶持*策尽早落地。帮助企业履行好防疫和用工主体责任,在全面落实防疫要求前提下,着力提高吸纳稳定就业和自主招工能力,确保员工“召得回、引得进、留得住”。
三、创新服务“乘”倍提增实效。针对不同职技院校企业用工需求,总结推广网媒招、平台招、机构招、校企招、实习招、推荐招、共享招、劳务招、赴外招(疫情解除后)、专线招的“十招”工作法,2月底前要免费举办线上招聘55场推出岗位需求13万个,并发动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重点企业提供免费服务。扎实开展好“十省百城”专项行动,对务工人员来源较为集中的10个省份、个城市配备就业服务专员,实时互通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信息。在此基础上,2月18日(安徽阜阳)、19日(河南周口、四川成都、江西南昌)开通首批4趟专列,运送名左右员工来甬返岗,目前已累计实现外地务工人员大规模集中安全输入余人。推出“不见面求职”暖心服务,为已在宁波的外来人员搭好特殊时期的求职平台。
四、密切协同祛“除”来甬阻碍。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