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传媒大学谢伦灿文化消费解码精神需求的
TUhjnbcbe - 2021/5/28 20:21:00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被视为消费者行为学奠基之作的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将消费者定义为“有闲资产”“有闲生活”“有闲需求”的人群。文化消费在我国出现在年,原文化部联合财*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其后原文化部又分两批确定了45个城市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旨在鼓励和引导各地发掘优势资源,创新试点模式,采取发放文化惠民卡、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平台。[1]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消费文化资源的行为,这种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2]文化消费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塑造和提升个体,而且对个体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累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个体实现社会阶层提升的一条优质途径。[3]根据文化消费理论,文化消费的特性在于它需要个体具备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解码能力”才能完成,这种“解码能力”主要是由个体的文化资本累积决定的。[4]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适用于演艺、动漫、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会展、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数字文化服务、电影电视、图书报刊、教育培训及体育等众多领域。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元,增长5.8%,低于平均增长率,增速最快的是医疗保健消费、居住消费、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分别增长17.4%、12.2%、9.4%;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9%,占比最高的是食品烟酒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信消费,分别为28.5%、22.9%、13.5%。[5]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文化消费通常要占到居民整体消费的30%,而目前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仅为发达国家的1/3左右,衣食住行用依然占据居民消费支出大头。可见,我国在促进文化消费方面的种种举措,并没有完全将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转化为有效的文化消费实际发生。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9.06%,跻身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据《北京商报》的不完全统计,年国内上映的部电影中,有部电影票房未过百万元,占全年上映电影近四成;上半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前50名的电影只有12部盈利、6部持平、32部亏损,盈利的电影无不是拥有良好口碑效应的产品。文化产品之间存在质量差别,质量差别的直接体现就是消费满意度,这使得文化产品的收益有天壤之别。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影响消费满意度,进而决定着消费者的行为取向。[6][1]吴静寅,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机制,山东社会科学,(06),94-99。[2]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J].北京商学院学报,(4):45-48。[3]洪涛,毛中根.文化消费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一个提升路径[J].改革,(1):-。[4]阎占定,向夏莹.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特点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81-84。[5]《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网站年10月19日。[6]刘藩:《电影产业经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年版,第17-18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媒大学谢伦灿文化消费解码精神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