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访谈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TUhjnbcbe - 2021/5/20 22:28:00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对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我们对于北京市文化企业的优势、困境等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Q1:您认为与别的企业相比,北京文投集团有哪些优势和相对不足的地方?

北京文投集团的业务有六个方面,在文化金融方面,以金融手段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下设公司负责文化租赁、文化担保、文创基金等;在文化内容方面,加强精品内容创作;在文化渠道方面,整合多元化内容传播渠道,在现有线下影院基础上,进行规模扩张,提升渠道能力,并逐步整合渠道分布资源,沿“放映——发行——制片”路径实现纵向一体化整合;在文化贸易方面,构建文化贸易和文化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活动、文化融合、文化创意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五大业务板块,促进“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发展;在文化功能区方面,积极推动功能区建设;在“文化+”方面,推动文化与科技、体育、旅游、消费等产业深度融合。

文投集团牢记初心使命,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抓好北京“三件大事”中冬奥会筹办任务、加快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区建设、构建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与科技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

目前,文投集团在顶层制度设计、优化资本布局、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等改革重要领域仍需继续努力,以形成更加适合集团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Q2:从文投集团的自身发展经历来看,您认为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十余年来,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可分为两个大阶段:

(1)起步期(年-年):年底,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战略部署。年,市文创产业领导小组成立;同年,北京市文创产业分类标准公布,确立了九大行业领域的发展格局。-年,北京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由.2亿元提高到.5亿元,平均增速达到20.3%,占GDP比重由10.1%增长到12%。

(2)繁荣期(年至今):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同年,北京市发布《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建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标志着北京文创产业从此走上“快车道”。

Q3:从文投集团的自身发展经验来看,您认为北京文化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主要有哪些风险?

虽然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处于全国“领跑”地位,但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压力和挑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经济格局变幻,外部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了发展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文化产业的整体增长势头已逐渐放缓。

二是外部竞争态势。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已成为全国各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很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引资*策、扶持举措层出不穷,使得优质企业外迁外流问题较为突出,给北京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三是首都发展形势。对于北京来说,在当前疏整促和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关规划*策处于调整阶段,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企业创业、人才留京等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较高,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四是产业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从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演出、出版、电视等业态转型升级压力仍比较大,文化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Q4:您认为北京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发展相较于其他省市的优势有哪些?

多年来,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一直领跑全国,无论从产业规模占比、收入利润水平、创新发展能力、领*企业数量、人才集聚程度、品牌培育打造,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来看,表现都堪称亮眼。

在“1+N+X”文化产业系列*策举措的有力支持下,北京文化企业发展实力增强。“十三五”期间,北京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名单、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文化领域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一半左右,北京演出市场总体规模也领跑全国。

Q5:您认为北京文化企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1+N+X”文化产业系列*策举措的有力支持下,北京文化企业发展实力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在不断增加,在出口、文化科技融合等很多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北京市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为央企,市属骨干文化企业盈利能力欠佳,全国引领地位尚未确立。重点企业主业外迁、税源外流情况较为严重。

其次,细分行业优势不显,发展“高原”已筑“高峰”未起。虽然行业整体发展势头不减,但国家第一梯队中北京企业的数量却在不断收缩。在自主新品研发、代理产品选择等方面,大多数企业近年来均未有亮眼表现,一方面确有资本、渠道背景不及腾讯、网易等业界龙头的客观因素,但自身对于市场调研、技术创新、宣发推广的重视和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市场份额逐步萎缩的重要原因。

此外,北京市文化企业的消费潜力尚待挖掘,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较高的生产成本,使得北京文化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价格方面不具比较优势;而较高的生活、教育成本,又使得北京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逐步呈现下降趋势。

在本次访谈中,我们看到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也对其所面临的风险也有了新的理解。但我们相信,未来在*策的推动和支持下,文化企业能够完善自身经营战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北京市文化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BNU文创产业调研队

排版

崔元媛

审核

赵裕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访谈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