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桂林
《狮子吼月刊》的创刊加强了佛教界与新文化界之间的联系,它所倡导的战时佛教通讯员运动,在打击敌寇、汉奸的疯狂行为与荒谬理论上做出了贡献。该刊积极提供版面来设立与佛教文艺相关的栏目,为投身抗战前线的爱好文学的青年僧人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这些作品歌颂了佛教团体中的抗日英烈,通过反映、描写抗战前线中普通僧侣的事迹,给现代佛教刊物乃至佛教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气。佛教徒积极参与并引导思想文化界的讨论,也显示出抗战时期大后方抗战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包容性。《狮子吼月刊》具有的远大志向与敏锐眼光,是现代佛教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精神结合的产物。
据*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目录索引》介绍,《狮子吼月刊》创刊于年12月15日。刊物的版权页上注明主办者是广西省佛教会,由狮子吼月刊社编辑发行,桂林三户印刷社印刷,南方出版社负责销售。实际情况是,该刊的主编为巨赞法师,编辑与发行则由暮笳、道安两位法师负责。刊物的主要栏目有:社中座谈、佛学专著、通俗佛学讲座、现代佛教史料、名著介绍、书评、佛教岗位通讯网、佛教文艺以及读者之页等[1]。可能是由于经济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战事造成人员变动(该刊停刊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该刊名为月刊,但在第5期以后就开始合期出版,到了年12月15日第11、12期合刊后,就没有再出版。现代佛教期刊层出不穷,《狮子吼月刊》办刊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在战争时期能够坚持一年,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奇迹。就大后方的抗战文化建设而言,《狮子吼月刊》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