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
星海艺术产业园
历史的脚印清晰可见:
年底,羊城晚报人深入南沙,开展一系列文化、文创调研。年4月29日,在时任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工委书记丁红都和时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社长刘红兵的见证下,时任南沙区常务副区长曾进泽与羊城晚报社副社长李宜航,分别代表南沙区管委会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以“南沙速度”在榄核镇打造“文创小镇”。年11月27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南沙区榄核镇共建文创小镇签约,围绕当地“星海”招牌和疍民文化,将榄核镇定位为“疍民福地、音乐摇篮、甜蜜水乡、文创小镇”,共同挖掘和发展文化产业。年5月5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榄核镇*府联合打造的“星海艺术产业园”举行揭牌仪式。园区以“星海、艺术、文化”为主旨,馆内拟建成疍民文化展示馆、香云纱体验馆、星海书屋等多个文化展馆。从此,五年时间,近两千个日日夜夜……正像冰心的那首名诗所描绘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血腥的花雨……”如今,历经五年多时间的打磨改造,当初破败不堪的榄核工业街,在智慧和汗水的浇灌下,已经成为榄核畅游的网红必到的打卡点:羊晚星海艺术产业园——逶迤而平旷的榄核河边,星海艺术产业园中央大道的两侧,热烈而灿烂的涂鸦作品,铺满了左右墙头全部的外立面,怀旧复古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一栋一栋旧厂房,上面分别写着:《生产运动大合唱》、《夜半歌声》、《保卫*河》、《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名字……原来,每一栋楼,对应的就是音乐家洗星海的一首歌!这真是纪念与弘扬“星海精神”的最好的方式!一步一步走过园区的每一栋楼,心头仿佛就响起一首又一首洗星海的名曲……曾经的榄核旧工业街,经过羊城晚报策划团队的精心运作,通过注入“星海文化”的灵*,再现勃勃生机。除了墙上随处可见的名师涂鸦佳作,这里还有“两馆一屋”:蛋民文化展示馆,香云纱馆和星海书屋,中央电视台都曾闻讯来这里采风……如今在这里,音乐、绘画、钢琴、架子鼓……;瑜伽、羽毛球、篮球、健身厅……;咖啡、奶茶、提拉米苏,轻奢小店……都市生活的时尚元素处处可见,俨然已经成为榄核城区人们日常文艺休闲的打卡基地。两馆:
香云纱展示馆和疍民文化馆
深耕挖掘和品牌植入是进行文创开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榄核香云纱非遗文化和疍民文化的大放异彩,正是羊城晚报南沙工作组与星海故里牵手之后共同发力的重要见证。早在年1月23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就以“岭南疍民文化核心价值挖掘工程”为题,向广东省委宣传部立项,申请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年5月5日,星海艺术产业园举行正式揭牌仪式之后,园区疍民文化展示馆、香云纱体验馆和星海书屋(简称“两馆一屋”)建设同期启动。以香云纱展示馆建设为契机,通过联合高校或民间非遗研究机构,共同组织“田野上的香云纱时装发布会”以及北京香云纱时尚T台秀专场等……羊城晚报对南沙榄核的非遗文化香云纱进行了全方位的品牌发掘与包装。居高声自远。羊城晚报对榄核香云纱和疍民文化的深入传播与系统性的开掘,不但引起了学界内外的高度关切,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相关专题组的注意,为此,他们不远千里,专程前来星海故里,拍摄了二集专题片《榄核密码》……三节:
生态旅游文化嘉年华
果蔗节
田园音乐节
八年来,围绕不同的策划主题,羊城晚报对星海故里的各种新闻报道达到数百次之多,甚至多次把小小的榄核镇推上了今日热搜前几名……种种宣传策划报道,最令人难以忘记的可能要算“南沙第一届生态旅游文化嘉年华暨第四届果蔗文化节”(含田园音乐节)。年1月7日—8日,“南沙第一届生态旅游文化嘉年华暨第四届果蔗文化节”在南沙榄核镇正式开幕,此次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出榄核生态、文化及农副产品资源,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榄核打造成为“南沙新区乃至珠三角最有品味地方”。该系列活动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文广新局、南沙区农林局、南沙区榄核镇人民*府、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再来看看“星海故里田园音乐节”——
“星海故里田园音乐节”,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榄核镇*府联合主办,星海音乐学院加盟支持。首届田园音乐节于年12月举行,现已连续举办多届。音乐节的主要展演场地为广阔的果蔗林和沙田水乡,参演嘉宾既有知名本地音乐人,也有国际上的乐队主唱。
当然,除了在策划此次嘉年华、田园音乐节之外,关于星海故里音乐元素的挖掘与发挥,羊城晚报南沙工作组一直势沉力猛,所下功夫尤其深厚。工作组组长、羊城晚报副社长李宜航先后带队前往上海,拜访了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女士,为星海故里与星海后人建立了更加亲密的联系;主动牵手联络星海音乐学院,为建立星海音乐附中奠定了初步合作基础;策划了由雕塑泰斗潘鹤制作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雕像,由此打造提升了星海音乐广场,使之成为榄核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四基地:
香云纱研究基地
疍民研究基地
北京电影培训基地
星海艺术基地
共同创建研究基地,是羊城晚报与星海故里合作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香云纱创意产业基地:
在榄核镇合沙村,三年前挂牌的“香云纱创意产业基地”,如今已风生水起,年又捧回了“广州农业公园”的金字招牌。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旧的园艺场。如今周末天气不错的时候,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也曾一度无处停车。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这里的“香云纱晒场”。这里是全国产量最大的香云纱基地。曾经默默无闻,无人问津。年,一场史无前例的由羊城晚报举办的顶级田园风格“香云纱时装秀”,就在这个晒场举行!从此,南沙榄核香云纱一炮而红,从一个普通晒场基地,走向了非遗时装盛会的前沿,一直走上了北京最顶级的时尚T台——而香云纱,羊城晚报,和星海文化,从此则成为众所周知的榄核最知名的三张文化名片。年,在深入市场调研之后,羊城晚报和香云纱研究中心联袂推出“星海香云”品牌系列丝巾,受到一众香云纱非遗粉丝的追捧,再一次扩大了榄核香云纱的品牌影响……为了更系统深入地宣传南沙香云纱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展现其独有的姿彩和价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策划了《发现香云纱》一书,该书图文并茂地叙述了南沙香云纱的前世今生,展现了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风采与未来的无限空间。疍民文化研究基地:
年11月27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南沙区榄核镇共建的疍民文化研究基地正式成立,时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刘海陵和南沙区委常委梁岭为基地挂牌。“疍民福地”是羊城晚报南沙工作组与榄核领导群众共同研究得出的一个重要发展定位。正是从榄核镇一段毫不起眼的河堤开始,羊城晚报南沙工作组看见了濒临消失的疍民文化,看到了一个岭南疍民文化核心价值挖掘工程,也看出了一本寻觅岭南疍民精神之*的《疍民水乡手记》。为此,羊城晚报工作组先后踏足厦门、中山、广州(南沙)等多个地方,寻找疍民的历史遗迹,搜索专业级的史料和馆藏,与已经上岸的疍民和他们的后代聊民俗趣味,与历史专家、社会学者、*府官员聊迁徙发展……《疍民水乡手记》正是羊城晚报和星海故里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关心疍民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的智慧结晶。该书年9月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全文共16万字、页,图文并茂,堪称是一本深度推介岭南文化的匠心之作。羊晚星海艺术基地:
年10月30日,羊晚星海艺术基地正式揭牌,时任南沙区委副书记钟华英等领导出席活动。位于子沙村的羊晚星海艺术基地,已经是今天畅游榄核不能错过的一个打卡点。这可是一个见过大场面的地方:热闹非凡的年“南沙第一届生态旅游文化嘉年华暨榄核果蔗节”就曾在这里举行!还有著名国画家郭莽园和刘斯奋等艺术文学大师在这里呼朋引伴,泼墨挥毫,留下诸多水墨精华。更有南沙名片香云纱,曾在这里举办名模高端走秀,至今展厅里还有多幅“香云佳作”,魅影衣香,惹人怜爱……在这里,一个产值超过三个亿的金花茶产业梦想,已经在羊晚星海艺术基地落地开花,这片曾经热闹非凡的首届南沙嘉年华盛会之地,再一次引人瞩目值得期待。从梦想到现实,肯定还不完善,但我们一直奔走在不断完善的路上——八年来,我们用智慧与汗水,不断地浇灌着我们对星海故里的热爱,用羊城晚报南沙工作组组长李宜航的诗来表达,那就是:果蔗大段大段
截取音乐家的嫡传曲谱
横着,是歌唱
歌唱甜蜜蜜
竖着,是歌唱
歌唱
节
节
高
……
-END-
近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出品的《文创五卷书》一经推出就引起文创界和对文创感兴趣的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