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8日,在“*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暨《世界太极拳蓝皮书》首发式”上,《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会特邀研究员、同创科鑫智库研究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与运动康复研究所心身整合中心负责人吴会东主任作题为《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的学术报告,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参加本次太极文化盛会,在此与大家分享《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是由同创科鑫智库(陈同柱研究员等)牵头组织,清华大学、空*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事医学科学院、医院、广东省传统医学与运动康复研究所、广州市内家拳学会、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海珠区健康教育所等相关单位专家参与,历时近十年共同研究、实践、总结的成果,今天由我向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太极拳学内涵、太极文化体系、太极生命科学、太极发展战略。
一、太极拳学内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太极拳学内涵。当前大家对太极拳的认识也有很多误区,我们从科学角度来看一下太极拳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1.结构改造之学
太极拳首先是身体结构改造之学。太极拳中有很多训练方法和要求,如筋骨训练、抻筋拔骨、松散通空、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等,可以达到对身体结构进行改造的目的,达到柔若无骨、全身透空的境界,以内劲产生和整体技击模式奠定结构基础,同时可以防治身体结构相关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等。
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创新研究方向:人体结构改造学。太极拳拥有完整的人体结构改造理法,但目前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也并不广为人知,一方面影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为假太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个方向值得大家重视。
2.内气训练之学
结构改造,筋骨训练,自然产生内气体验。内气与人体生物电磁相关,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有脑电、心电,生物电磁是人体的客观自然现象。古人已经掌握生物电磁训练方法,这就包含在太极拳中,如《武禹襄太极拳解》:“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和庆喜习拳大歌》:“腰脊中正虚领顶、气达周身督脉冠”。内气训练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灵感,气通则灵,便利从心,不化自化,阶及神明,另一方面内气训练是微观的结构改造,促进更加深层健康,对于代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身疾病(失眠、焦虑、抑郁)等具有较好防治作用。
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创新研究方向:人体生物电磁训练学。目前已有生物电磁学成熟学科,而且电疗磁疗已经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发展形成人体电磁训练学,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开发。
3.正念训练之学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意识训练方法很多,在诸多意识训练方法中,正念训练、内观己身是基础。如《清代杨氏传抄老谱》“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后,而后方能懂劲”。前面讲内气训练,其实内气训练的关键就是意识训练,通过意识训练才能够气运周身,同时提升觉察能力、感应能力,为太极技击奠定基础,从健康角度讲,其以最优秀之结构改造体系太极为载体,在改造身体结构的同时,开展正念训练,心身并练,可以获得心身双重健康收益。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创新研究方向:太极正念训练学。正念训练是佛法精髓,心理学发展新方向,本身就是一个重要领域,太极与正念的融合交叉,以太极为载体进行正念训练,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很重大。
4.放松训练之学
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心身放松,为前述结构改造、正气训练、正念训练提供最佳条件、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放松,就不可能彻底完成结构改造和正念训练。如《杨澄甫太极拳十要》:“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放松训练一方面为柔化和内劲提供必要基础条件,同时可以防治因心身紧张、心理应激引起的各类疾病,如高血压、失眠、胃溃疡、冠心病等。
在此我们提出一个创新研究方向:太极拳与放松训练研究。用意不用力是一个让大多数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太极拳真假和层次高低的试金石,与结构改造、内气训练、正念觉知关系密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基于以上四个基础训练元素,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学体系,这就是太极拳学。总体上,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内家武学,也是一门人体生命优化工程,其要求甚高,高妙难成。太极拳要练成,前提条件是,身体、意识都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训练,心身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中和平衡,说是脱胎换骨一点都不过分。对于一般民众,修炼太极拳,即使不能登峰造极、脱胎换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练习,可以获得心身健康、心智发展、自卫防身等多个方面的益处。太极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追求!
二、太极文化体系
依据以下原则和程序,我们可以形成对太极文化的全面认识:①基于太极原始含义,②参考太极拳学内涵,③整合现代研究成果,④吸收国学经典思想,⑤进行系统综合集成,⑥形成一套教育体系,⑦服务个人社会人类。
太极语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互参,揭示了宇宙万物构成规律(宇宙万物都是太极一气化生,都是一气的组合变化)、运动变化规律(太极一气顺生阴阳天地人身心乃至万事万物,逆则复归于道)以及万物统一关系(天地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于“一气”与“道”),是古人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体生命实相规律的高度总结。古人探求宇宙实相、人生目的,形成了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中医),探求生命实相、心身发展,形成了心身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医、道家)、探求自卫防身、技击格斗,则形成了太极拳学、内家武学等。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学科体系,主要都是在太极文化的土壤里滋生出来的,太极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太极拳理根太极,是太极文化的展现形式和重要载体。
以太极含义为核心,吸收现代系统科学、系统哲学、中西医学、心理科学、生态科学等研究成果,对国学经典进行系统集成,可以构建一套太极文化思想教育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世界观:世界是一个系统整体。②系统人生观: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人的一生就是系统整合发展的一生,就是不断学习进步成长完善自我小系统的一生,也是不断奉献社会成就大系统的一生。人生中要处理人的内在心身的关系、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是处理人体小系统与各种大系统(家庭、单位、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关系。③系统价值观:人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同时人是更高层次大系统的子系统,要充分认识小系统和大系统、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服务社会、利益他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过程。④系统方法论:觉知方法、认识自我,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重点,是实现人体系统优化、维护心身健康、提升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也是实现人与社会整合和人与自然整合的基础。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本书,一个简单可操作性的全民普及思想教育体系。太极文化与太极拳结合,用于指导促进个人的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和自然环境保护,指导意识形态整合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太极生命科学
对于太极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解读阐释,也不能仅仅是文化思想教育,必须创建落地科学,形成“太极生命科学”学科群,更好的进行学科建设并服务社会。“太极生命科学”应以太极运动科学训练体系(或太极修炼体系)为核心,包括太极健康医学、太极心智科学、太极技击科学等学科群,解决国人心身健康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核心载体:太极修炼体系
以太极文化为指导、以传统传承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支撑,可以构建太极修炼体系,这里重点强调三点:①以人体系统优化、生命优化发展为目的:不仅仅是以学习某一拳法为目的。②打破门派局限、广泛研究整合: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太极拳,扩展至一切心身训练手段:包括八卦掌、形意拳、意拳、通背拳、医学气功、道家丹道、佛学禅修等。③开展共性研究、构建共性学科:研究人体结构如何改造、内气如何培养训练、内劲如何培育训练等的共性原理和方法,构建共性学科。
2.重点学科
(1)太极健康医学
当前是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医学模式转变的重要时期,目前健康医学模式尚未成型。健康医学的核心是主动健康,主动健康的核心是太极修炼,太极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健康医学模式的核心形式。重点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太极训练健康效应和原理、为什么放松不用力、筋骨脱换的原理和方法、内气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太极健康管理处方研究等等。
(2)太极心智科学
以心智发展为目的,以正念训练为核心,可以构建太极心智科学,主要包括智慧提升、修身养性两个方面。重点研究方向可以包括:①系统思维研究,提升理性认知;②正念觉知研究,提升感性认知;③天人合一研究,提升道德健康。
(3)太极技击科学
以太极思想为指导,以武学提升为目的,以内劲培育为核心,可以构建太极技击科学。重点研究方向可以包括:内劲科学本质研究、内劲生物力学研究、接点控制技术研究、空间打击技术研究、人体结构控制技术、人体反应控制技术等等。
太极生命科学在系统科学(人体系统优化学)、中西医学(太极健康医学、中医形神疗法、人体结构改造学、人体电磁训练学)、心理科学(太极系统思维学、太极正念训练学)、体育科学(传统运动科学、太极技击科学)多个领域全面创新,必将极大地推进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前景光明,但是目前仅仅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学科,需要我辈努力!
四、太极发展战略
太极文化与太极拳目前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面临失传失真的风险,另一方面自身潜力未能发挥、很多领域都没有落地应用。
1.知行合一战略
基于太极思维和知行合一思想,问题的存在,是因为人们缺乏对它的认知。人们对事物有了全面正确的认知,就会有解决的方法和行动,问题就会自然解决。人类的进步,根本就是认知和行动的不断进步,知行合一。
基于以上认识,太极文化面临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太极文化缺乏认知,大多数国人对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人民群众不知,国家投入有限,仅仅依靠少数先觉者奋斗,很难更好传承与发展。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解决思路就是让大家知道、知行合一,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出太极文化的核心内容,形成小范围专家共识,进一步普及传播,让每个国人知道,让国家管理部门知道,最终形成国家意志,集全国之力推进,全民普及!
太极战略,核心是一,一心战略,强调系统高度、从统一意识、统一认知入手,万众一心,知行合一,在此只介绍以下三个大点:①构建太极文化体系,形成专家共识,可以考虑完成一本《太极文化专家共识蓝皮书》;②开发太极科普体系,提高全民认知,可以考虑完成一套《太极文化国民普及教育系统》;③论证太极利国利民,形成国家意志,可以考虑完成一本《太极文化国家战略论证报告》。最终专家、大家、国家三心合一,知行合一,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推进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国家战略论证
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国家战略论证问题。谁来担负太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大责任?国家责任最大,国家投入必要且重要。我们需要全面系统揭示太极本质和重大作用,形成战略研究报告,供高层咨询决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论证,②健康医学战略、体医融合战略论证,③幸福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反对唯GDP论等方面论证,④马克思主义与太极文化融合论证,⑤全球文明冲突与意识形态整合角度论证。
3.意识形态整合
国家战略论证,重点强调意识形态整合问题。当前全球意识形态冲突,真正解决人类团结和平发展问题的,需要依靠中国文化,也就是太极文化。太极文化是生命文化、自然文化、和谐文化,包含系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以及一套科学体系,具有普世价值和多元作用,有能力、有必要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服务世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认识:
①世界人民健康需求:健康最终一定不是高科技,一定是人的主动健康。自己练功,心身训练,人类健康,一定会来到太极文化,太极文化就是答案,是全世界人民寻求健康幸福的核心方法。
②世界人民信仰冲突:太极文化理论上应该就是诸多宗教最后寻求的根本和源头,只是人们的文字描述不同以及认知的差别。太极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天道信仰,具备整合基督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的潜能,如《圣经》“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就与太极文化有整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③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突:共产主义强调整体,资本主义重视个体,太极文化的“一”和和谐等理念,完美阐释个体和整体的关系,而不是过于强调一个方面,从而实现有效整合。
意识形态的冲突本质上是人们认知局限的冲突,被形式主义和外在表象所障碍,太极修炼极大提升全人类心智水平,超越障碍,必将统一人类意识形态,或者形成人类不同意识形态互通互融、和谐共处的局面,最终形成人类意识形态共同体。
总结与展望
总体上,太极文化涵盖总结儒、释、道、医、武文化精髓,是中华文明之根,是古人对宇宙人生真理实相的探索总结。太极文化在维护心身健康、促进心智发展、提升防卫能力、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环境保护、整合人类意识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太极文化尤其是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对于提升人类心智水平、整合人类意识形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我们每个国人和国家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于太极,最终也将归于太极,我们是真真实实的命运共同体,都是太极的一份子,在此呼吁同道,为推进太极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懈努力!!水平所限,时间所限,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首部《世界太极拳蓝皮书》
精彩内容抢先看!
征订工作火热进行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